新冠疫情对今后不同学段德育教育工作影响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李丹
[导读] 乙亥末,辛丑初,荆楚大地疫情肆虐,无情病魔侵害人间,然无数白衣天使决然请战,七旬老将南山挂帅,奋战一线,不眠不休,终擒得病魔,春回大地。

内江市东兴区机关幼儿园  李丹  641000

摘要:乙亥末,辛丑初,荆楚大地疫情肆虐,无情病魔侵害人间,然无数白衣天使决然请战,七旬老将南山挂帅,奋战一线,不眠不休,终擒得病魔,春回大地。看境外百万感染,我华夏平稳如常。
2020年初的疫情,让这个年变得不是那么简单,整个国家都被新型冠状病毒所影响,疫情的变化牵引着无数人的心。幸运的是我们有无数白衣天使,他们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筑起了道钢铁长城,他们拿起自己的手中的宝剑,最终把病魔斩落于荆楚大地。
春天终于来了,看都了久违的蓝天,疫情得到了控制,可是真的就结束了吗?18年的非典,今日的新冠,不应该让我们加以思考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病毒还没有完全消灭的情况下,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反思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医护人员舍生忘死的奔赴一线,也会有不法商人卖高架口罩、赚取不义之财呢?因此德育教育势在必行,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德智教育,为国家培养出真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关键字:新冠病毒;疫情;不同学段;德智教育
        一、引言
        想要真正的培养学生德育的发展,首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什么是德育,德育都有哪几方面?应该从哪些角度发展德育。
        (一)什么是德育?
        德育教育是指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相互存在,被列为学生发展的首要教育。但是德育又与其他几种教育不同,智育、体育、美育、劳育都能在教学中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培养,但是德育需要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点点滴滴的培育。
        二、发展德育的重要性
        (一)发展德育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人格是每一个人在社会上活动的根本,只有良好的人格才能让其他人信任,才能走向成功。人格好的人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人格不好的人一定不会成功,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有助于学生以后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
        (二)发展德育有利于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德育发展良好的学生能够更好的与人相交,从而更好的形成人机圈子。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过多的情况,更应该发展德育教育。
        (三)发展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心理健康更好的发展
        学生在德行方面如果能够取得一定成就,就很难出现心理健康疾病,即使在学习工作中遇到一些压力,也会轻松化解,很难给学生造成困惑。
       (四)发展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
        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因此要在学生时代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首先从自身寻找原因,正确的认识自己。
        (五)发展德育教育有利于传统文化发展
        德育教育是中华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因此发展德育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让学生从德育教育中学习传统文化。
        三、新冠疫情背景下如何分学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针对德育教育,不同的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同方法,要对症下药,根据每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结合当前疫情情况,对学生展开针对性德育教育。



        (一)小学生
        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都还为完全发育,没有独立辨别是非的能力,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开展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方面为引导小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疫情期间,涌现了如终南山、李文亮等英雄,也有一些趁着国家危难之际大发国难财的不法商家,通过对这些人物事迹的讲解,让学生真正明白什么基本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让孩子从小就明白什么是善与恶。
        其次是,要为孩子树立政治品质,让孩子从小就明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做一名社会主义接班人。由于疫情特殊原因,导致小学生无法到校上课,只能在家进行网络教学,老师可以选定几个英雄视频、爱国视频推荐给孩子,然后让孩子通过观后感、手抄报等形式表达他们所理解的爱国主义情节和民族情节。
        最后也是最难的一点,树立小学生的最原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长达数月的疫情,孩子也了解到疫情的危害、英雄的可敬之处,通过对英雄、先烈的了解,激发学生什么样的感情,然后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如何树立最原始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中学生
        中学的心理素质和生理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有了一些发展,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用自己的判断做事,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缺乏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因此对于中学生的德育教育的难度要比小学生更加困难,方法也要更加多样。
        首先对于中学生来说,要用最猛烈的办法打击他们内心最脆弱的地方,在疫情期间涌现的很多感人事迹,就是最猛烈的办法,让他们去感受那些抗疫英雄们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舍己救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懂得人性的伟大,才会对他们的刚刚树立起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所改善。
        其次,要树立中学生树立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理念,中学生是最容易出现自杀自残等现象的人群,通过这次疫情,让中学生亲自感受生命的脆弱,真正懂得生命的可贵。
       (三)大学生
        大学生已经成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已经成型,只是有些小的瑕疵,作为老师应该对大学生的更多的是引导修缮,帮助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个人生活能力和生活方式。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学生应该思考的几方面,自己能做什么?自己该怎么做?而老师要告诉学生的是,在自保的情况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希望拯救世界,但是英雄只是个例,更多的还是平凡的人。作为一个大学生要有明确的意识,那就是当自己没有能力前往抗疫一线抗击病魔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其次在做一些防疫工作。大学生切忌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要有实干精神,做一些实事。
        四、结论
        疫情突如其来,让每一个人的心都上了一把锁,时刻因为疫情的发展而跳动,虽然国内的形式在不断好转,可是在国外,每天仍然在不断的增长,仍然有无数的抗疫工作者在四处奔波,他们在挽救国家的命运之后,马不蹄停的作为希望的使者奔向世界各地。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虽然不能前往一线,挽救更多的人的生命,但是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更多的人,培养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让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祖国的未来是看他们的,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朱向阳.疫情下的教育反思〔J〕.中小学德育,2020.
[3]顾晓英.上好疫情下的生命教育课〔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