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黄城
[导读]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能够创新教学课堂, 培养学生形成积极、自主学习的良好心态。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第三小学  黄城  717600

摘要: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能够创新教学课堂, 培养学生形成积极、自主学习的良好心态.因此,老师要创新 教学理念,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及时补充教学视频,探索具体融 合策略,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的全新体育教 学课堂,使学生在自由探索的学习空间中,发现个人爱好,养成 良好的个人习惯。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引言:在互联网时代盛行的今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当中.互联网为体育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良好的在线学习平台、丰富的体育教学资源及信息化、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为实现互联网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发挥出互联网真正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构建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应试为目的的训练式教学,教师以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为指导开展体育训练,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枯燥,训练量大、趣味性低,造成了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的缺失。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构建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提供趣味的教学内容,将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内容融入了体育课程中,学生的兴趣被大大激发,在体育课程中发现了乐趣,促进了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规范体育教学动作,凸显课堂教学的难点与重点
        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学生掌握规范的动作姿势。传统体育教学时体育动作主要依赖老师示范,既无法确保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动作,也很难有效确
保动作教育的质量。因此,老师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合理制作体育教学课件,能使学生更为直观、形象的理解体育动作,凸显体育教学的难点与重点,让学生更好掌握体育教学内容。为此,在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时,老师要继续探索信息技术的融合路径,切实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三)有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加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海量的信息资料中为学生筛选适合的学习资料,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设备实现与教师的交流与互动,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连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巧用微视频展示直观示范动作,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小学体育教学倘若只以教师的语言讲解和身体示范相结合,往往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示范和讲解的度也无法合理把握。讲解太多,学生感觉烦琐乏味,讲解太少,学生未必能够明白,于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运用微视频,则可以将图片、音频、影像合理结合,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对重点教学环节还可以通过镜头特写、慢动作、特殊声效、特殊线条颜色标示等方式,呈现形象生动的动作要领,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
        (二)增强体育教师应用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技术,相关学校首先应重视体育专业教师自身的互联网技术知识修养和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意识,完善体育专业教师互联网技术应用技能,确保互联网技术贯彻落实到体育教学活动当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价值。在此过程中,相关学校可通过定期举办互联网技术学术座谈会、互联网技术应用比拼大赛等实践活动,鼓励体育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并通过建立完善的积极与奖惩机制;学校还应加强网络体育教学信息服务的建设,实现体育教学数字化和网络上教学资源检索、教学资源推荐、专业知识学习和理论知识及文化内容讲解等,为体育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数字化的文献信息资源,加大互联网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力度。
        (三)情景化教学
        研读教学内容,构建“活动+启发”的立体课堂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特征决定要从教学实践性出发,针对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情景化课堂,让学生可以在相关教学情境中,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形成必要的启发和认识。因此,要利用信息技术设置趣味性教学情境,通过录制相关教学视频,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相应的“代入感”,消除学生对体育学习、理解的距离。要注重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开发合理完善的教学体系。通过制作教学视频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形成深度、个性化思考。要注重合理使用情境,启发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四)以人为本,依据学生需求选择信息资源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出现是为了辅助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助力,因此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时,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习惯、课程进度、兴趣爱好等方面,为学生筛选适合的学习素材.教师必须对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源进行严格审核,如果是教师自己录制的体育教学视频、微课、动画等内容,应依据学生的学习重点、难点,以学生容易 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进行演绎,突出教学主题、内容简单 易懂、风格与语言使用尽量生活化、体育动作讲解尽量 贴近生活,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只有积极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体育教学当中,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将互联网技术贯彻落实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当中,才可使互联网技术逐渐成为有效的教学媒介和教育管理的有力工具,实现体育教学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周萍丽.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5):141-142.
[2]熊华远.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37-38.
[3]杨月菊.“互联网+”在体育教学中的影响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1):152-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