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 马小青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马小青
[导读]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影响深远。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曲沟镇西夏寒小学 马小青 455135

摘要: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影响深远。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落实,当前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方面的教学工作,也要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施加影响,才可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教育,为小学生今后的成长打下牢固基础。班主任是开展对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人物。班主任要将班级管理工作优化,在校园中多方面正确引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在有效教育中形成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道德教育
        引言:小学生的年龄尚小,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也未形成价值理念。若是想要推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要在学校生活以及学习中对学生正面引导,以发展的眼光培养学生。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小学生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也要求班主任将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的优化,有效落实对学生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还要及时的与家长联系,在共同配合中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形成正确的理念,真正获得健康发展。
        一、关爱每位学生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需要尊重学生的地位,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只有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才能够使学生产生对班主任的亲近感,进而保证道德教育的有序开展。如今的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1]。这些学生在自己的家中受到家人的宠爱,甚至是溺爱。因此,这些学生的自尊心极强。同时,这些学生也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特别是与他们接触时间更长的班主任的认同。所以,在道德教育的开展中,班主任一定要放下自己的架子,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加入到学生群体中,与学生成为知己、朋友。而且,班主任也要有着足够的耐心,教育学生并不是一个短期任务,需要渐渐的使学生形成正确观念。此外,班主任要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要以平等的态度和每位学生相处,通过自己的真心感化学生。班主任不能忽视一些对知识接受较慢的学生,也不能在态度上偏袒优等生,要给予每一位学生相同的爱,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主动配合班主任的道德教育,强化教育成效。
        二、注重全面教育
        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要从学生的兴趣着手,保证道德教育质量。兴趣是学生的最佳驱动力[2]。因此,若想全面落实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就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不同的主题班会,对于学生的心理动态全面掌握,基于学生情况开展有针对的教育,帮助学生在主题班会中获得教育,转变自己的语言、行为。


同时,班主任还要善于挖掘生活元素,组织学生开展富有趣味的活动。如,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打架问题,班主任围绕,当看到打架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当别人欺负我时,可不可以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等辩论,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理解相关道理。与生活相关联的主题活动的开展,可让学生形成交流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体会,进而得到有效教育。另外,班主任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轻松的、活跃的文体性活动,如,表演、舞蹈等,更深入的吸引学生,进一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
        三、重视家庭教育
        德育工作并不是短时间就能获得成效的,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班主任在落实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仅凭借在学校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若是在家中不能将相关教育内容深化,则道德教育成效不高。因此,还需要家长予以一定的配合,学校、家庭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在道德教育的开展中,家长要与班主任所落实的德育目标保持一致,将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提高。想要使家长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就要引导家长的思想,让家长充分的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以及家庭教育对道德品质培养的作用。班主任要通过微信、QQ等交流平台与家长沟通,并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自己家中的表现,也能让家长知道自己孩子在校园中的情况。若是家长工作较忙,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沟通。只有加大与家长的联系,才能便于班主任将学生在学校以及家中的情况综合,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道德教育方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四、组织实践活动
        对于学生来讲,多次进行知识上的理解其效果远不如一次的实践活动。所以,在小学道德教育中,班主任应结合学生情况组织各种实践性强的活动内容。班主任要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等多方面分析,引领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实践性活动,在自身感知中强化理解,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结束语:小学班主任是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工作内容多且繁杂,但对于学生的未来影响极大.因此,小学班主任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结合时代要求将本来的管理以及教学理念转变,实现个人素质的强化,以全新教育手段推动学生成长,尽责完成自己的教育任务,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渗透到工作各环节中。班主任也要加大与任课教师、家长的联系,共同制定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强化对学生的德育管理成效,为学生今后成长为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许琼.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206-207.
[2]李新.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学困生”转化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29):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