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刘芳
[导读] 每一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书写一段奇妙的人生。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  刘芳  225000

摘要:每一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书写一段奇妙的人生。学生要想探索不同的世界,就要自主走入每一本书,在阅读中体会不同的人、事、物。这里所说的阅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即学生主动、积极、自愿阅读,而不是在教师的逼迫下、强制下、被动地进行阅读。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将重点放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阅读能力;提高策略
        引言: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说话、识字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抓住“读”字,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若是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会大大减弱教学效率,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也会给阅读教学带来阻碍。而且,当前由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十分简单,且不会面临升学压力,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创新教学方式。但是很多情况下,教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存在问题,没有注重活跃课堂氛围,盲目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对教学重点没有突出。
        (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充满好奇的人生阶段,因此,在这个时段对他们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也是兴趣培养最容易成功的时候。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却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将诸如多媒体信息技术等新兴手段运用于教学当中,对阅读内容的选取没有结合学生的发展。教师讲述的内容对学生产生不了吸引力,学生无法根据教师的思路进行有效思考,学生在上阅读课时容易开小差,注意力无法集中,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要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首先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小学生正处于较为特殊的年龄阶段,无法持续性地关注同一事物,但是,若其自身的阅读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就能够充分调动其阅读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人语文阅读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学习描写人文景观类课文时,教师可提前收集相关资料,并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等方式进行播放,形象生动的画面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充分体验到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随后,教师还可让学生通过分组的形式开展阅读竞赛活动。丰富的课堂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阅读,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二)引导学会科学阅读方法,提高读书效率
        对于小学学生来说,还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指导阅读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课文的重点,选择适当的时机,以播放课文录音或范读的形式,给同学示范如何读课文,可采用几种不同的阅读方式,然后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比较哪种阅读方式好,并说理由。对于文中的生字和易读错的字音要及时指导学生掌握,为学生顺利阅读扫除障碍;对于重点的词语和重点句子要及时加以提醒学生做好标记和引导学生理解。指导学生读课文时,还要根据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及时指导学生哪些内容是需要精读,哪些内容是可略读或可采用浏览的阅读方法。比如精读,对于文章的精彩段落或疑难部分,引导学生从重点字词句开始让学生认真阅读,理清句子或段落关系,读出感受。对于较长的课文可采用先“略读”,再根据教师出示的问题进行“回读”。掌握阅读方法是最关键的一环节。这不仅有助于迅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还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重视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位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一方面,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从教师的语气、语调、表情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感情。教师的朗读要动之以情,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我们的学生是喜欢听教师范读的,教师的示范发挥得越好,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另一方面,学生在朗读中要流利读下来,不能间断,不连贯,要读得流畅、速度适中。这样才能把握语调和节奏感。再次,要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维探究。学生在阅读时,要弄清楚,课文写了什么,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描写了什么特点等,这样勤思考,才能深人理解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要学会联想,注意知识前后字、词、句、段落之间的联系,不能孤立地去读。
        结束语
        总之,阅读教学是不容忽视,知识的积淀,文化底蕴的生成都离不开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的积累没有捷径,只有坚持。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小学阅读教学,更要注重对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培养,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活动中开辟属于学生阅读天地。
参考文献
[1]陈学君.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9(36):130.
[2]代仲才.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策略[J].中华少年,2019(33):99-100.
[3]杨晓勇.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19(33):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