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学府悦园第一小学校 桂轶群 杜亚玲 400030
摘要:学府悦园一小是学府悦园公租房小区的配套小学之一。由于生源情况的特殊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高。缺乏课外阅读的自觉性、学生阅读量较学生阅读类型单一,兴趣范围狭窄小、课外阅读的习惯有待提高等问题。通过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寻找原因,并提出学校开展多样活动,激发兴趣;加强图书建设,拓宽渠道;了解学生兴趣,鼓励阅读;制定阅读计划,有效阅读;搭建展示平台,交流阅读;营造家庭阅读氛围等策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关键词:小学低段 阅读兴趣
学府悦园一小位于沙坪坝区丰文街道,是学府悦园公租房配套小学之一,2018年9月正式行课.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小学1-2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来说,如果学生失去了阅读兴趣,就很难达到这样的阅读量。
笔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对学府悦园一小1-2年级的学生(即小学低段的学生)家庭的基本信息、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关于课外阅读的动机、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习惯等方面对小学低段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进行问卷编制,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现状,并分析原因,找到解决的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课外阅读的自觉性
根据问卷“你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课外阅读?”调查结果显示,63%的学生认为自己是“老师布置了作业才课外阅读”,所占比重较大;18%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在“家长的督促下才课外阅读”;而仅仅只有19%的学生认为自己是“自己主动的课外阅读阅读”,这说明公租房小学低段学生大多数都是在他人督促下才进行课外阅读,严重缺乏阅读的自觉性。
(二)学生阅读量较小
根据学生问卷“你一般一个月看几本书?”调查结果显示,56%的学生一个月阅读书籍为0-1本,32%的学生一个月的阅读量为2-3本,仅有12%的生每个月的阅读量在4本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每个月课外阅读的量较少。
(三)学生阅读类型单一,兴趣范围狭窄
根据学生的问卷“你最喜欢阅读哪一方面的书籍(最多选3项)” 调查结果显示,95%的学生选择了“故事类”;80%的学生选择了“卡通漫画类”;63%的学生选择了 “名著”,45%的学生选择了“自然科学类”;28%的学生选择了“体育娱乐类”。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低段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籍类型集中于“故事类”、“名著”、“卡通漫画类”书籍,且选择此类书籍的学生均过半。说明兴趣范围较为集中,且范围比较狭窄。
(四)课外阅读的习惯有待提高
通过多选题问卷的形式对低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进行了调查,46.34%的学生选择了在绘本阅读时只读有趣的,4.8%的孩子选择随便翻翻,48.78%的孩子选择了认真阅读。可见,部分孩子在阅读书籍时并没有进行细致的阅读,甚至有的是随便翻翻。
二、原因分析
(一)学校方面
笔者从所在的学校了解到学校组织的课外阅读活动频率较低。一般学校在一学年组织一次“悦读节”且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好书推荐,这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学校图书馆的利用率较低。学生每周仅能在图书馆借阅一次书籍,且班级集体去图书馆集体阅读的机会较少,图书馆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功能减弱。
(二)教师方面
一是,教师推荐的读物类型单一。从学生问卷可以了解到教师最经常推荐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是比较有名的,占95%;其次是名人传记类和故事类,分别占67,7%和51.2%;而自然科学类书籍和卡通类书籍所占比重分别为23.8%和13.4%。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师推荐的书籍主要集中在名著类和名人传记类。
二是,教师对小学低段学生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的精力不足。由于小学低段学生在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教师花了较多的时间,以致于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精力不足。
(三)学生方面
学生自制能力比较低。小学低段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低,同时受现阶段丰富的电子产品等娱乐活动的影响,学生很难做到自觉、主动地进行阅读,自制力很弱。
(四)家长方面
第一,家长陪伴孩子时间少。在本校读书之前,大多数孩子属于留守儿童,家长奔波于生计无时间无精力管理孩子且与孩子的交流时间极少,孩子在无约束力和无规则的环境下自由生长,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学习的榜样,从而导致了较差的课外阅读习惯。第二,家长无意识辅导孩子。据我校问卷调查分析,58%的学生与父母不交流课外阅读情况。家长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上不懂得该如何做,从而没有相应的环境让他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第三,家长无能力辅导孩子。我校家长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在课外阅读指导上,家长没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相应的计划。因此对孩子课外阅读习惯上的要求也就较低甚至无要求。
三、阅读兴趣培养策略
针对我校学生在阅读兴趣上的问题分析,提出以下学习策略:
(一)开展多样活动,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是很强的,他们对于许多事物都感到新鲜、有趣,从而趋向于接触它们、认识它们和掌握它们。因此开展多样的绘本阅读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1.欢乐悦读节,我爱读绘本。
为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可充分利用世界读书日,将世界读书日设立为学校的“悦读节”开幕式,让学生在世界读书日当天通过学校“悦读节”的各种活动亲身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低段学生主要以绘本阅读为主。“悦读节”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经典课文诵读、绘本阅读分享、悦读之星评选。通过悦读节的这些活动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2.课前三分钟,我来讲绘本。
除此之外,我们也将绘本阅读融入了课堂,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孩子们自己大胆地向大家讲述绘本故事。通过绘本故事的分享,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3.每月一推荐,每周一分享,每书一评价。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我们利用学校公众号平台开展了每月一次的绘本读书推荐。老师们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作者简介、推荐理由、精彩片段、教师阅成果几个方面每月月初向孩子们推荐两本绘本.其次,每周五的晨读时间是孩子们的专享“悦读分享”时间。孩子们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向大家展现自己的绘本阅读。最后,每月绘本读完之后,都会进行阅读成果展示。孩子们通过阅读小报、读书卡片的绘制,绘本故事的演绎等方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绘本阅读成果,以此检测学生的绘本阅读情况,保证绘本阅读的有效性,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二)加强图书建设,拓宽渠道
1.丰富藏书类型
为了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学校集各方力量丰富图书馆的藏书种类,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喜好。
2.提高图书馆利用率
从前期对学生的了解来看,学生更喜欢在安静的图书馆阅读。基于此,学校将许多阅读活动安排在图书馆,让学生在图书馆里感受阅读、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了解学生兴趣,鼓励阅读
从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看,2一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认知能力与判断受直觉思维支配,他们喜欢的阅读主要以图画为主。因此在把握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指导进行绘本阅读,从兴趣出发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喜爱。
(四)制定阅读计划,有效阅读
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同教材教学一样,都是需要一个合理的符合生情的教学计划,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安排.因此在掌握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兴趣推荐书目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阅读计划,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
首先每读一本书之前,都会让学生进行本书的导读。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对本书的兴趣。其次,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最后,读完一本书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比如画一画绘本中的自己最喜欢的人物
(五)搭建展示平台,交流阅读
读前导读,课中勤思考发现,课后阅读成果展示。这个过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还远远不够。这些阅读活动都将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在老师的指导下被动学习。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更加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们给学生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每周五早自习,学生主动报名在班级积极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教师侧面引导,给予鼓励和支持。这样既可以展现自己,增强自信;还可以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增强对阅读的兴趣。
(六)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良好的阅读氛围非常有助于学生的阅读,因此家长在这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为孩子营造良好地阅读氛围。
1.丰富家庭阅读书籍
家长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不同种类的书籍供孩子在家阅读,为孩子拓宽阅读兴趣。
2.发挥家长榜样作用
在家庭阅读氛围的软环境上,家长要注重培养自己在家中阅读书籍的习惯,起到榜样作用。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对书籍产生阅读兴趣,首先家长要对阅读有兴趣,在榜样得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喜欢上阅读。
3.亲子共读促进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第一重要因素,是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家校结合能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家长配合参与学校的阅读教育活动,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情感,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发展。研究表明,儿童时期促使孩子智力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便是亲子阅读.亲子阅读不仅是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一把钥匙,而且更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
参考文献:
[1]黄葵.论阅读心理过程及各种心理因素[J].图书与情报, 1998,(01):48-50.
[2]梅红儿童阅读兴趣及其培养[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0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