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文在互联网交际中拉丁化发展趋势与规范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买买提阿布都拉·艾则孜
[导读] 我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阿拉伯语字母表有明显的局限性或适应性较差,与汉语拼音模式转换在实际交流中带来不便。

新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   买买提阿布都拉·艾则孜

【摘要】我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阿拉伯语字母表有明显的局限性或适应性较差,与汉语拼音模式转换在实际交流中带来不便。为了提高少数民族网络语言的交流能力,促进“一带一路”中国各民族与中亚各民族的文化交流,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有必要对我国维吾尔人互联网上使用的拉丁字符采取规范化措施。
【关键词】维吾尔文 互联网 规范策略
        一、拉丁化维吾尔文的使用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通信工具和计算机科学的信息交换日益增多在世界、国际和国内的互联网邮件信息领域,使用拉丁语拼写维吾尔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且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交际中。
        据调查,65%的新疆维吾尔族人使用的是拉丁字母,27%的人使用汉语,8%的人使用阿拉伯维语字母在互联网上交流。国家还未正式发布适用于维吾尔文的拉丁字符,而在移动互联网上维吾尔人使用拉丁字符的通信方式一直是按照自己的习惯使用的,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这非常不利于拉丁字符的规范化发展于民用语言信息技术与维吾尔网络语言。面对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的现有汉语词,两人现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书写文字,并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进行在线交流,我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阿拉伯语字母表有明显的局限性或适应性较差,与汉语拼音模式转换在实际交流中带来不便。为了提高少数民族网络语言的交流能力,促进“一带一路”中国各民族与中亚各民族的文化交流,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有必要对我国维吾尔人互联网上使用的拉丁字符采取规范化措施。
        二、目前存在的方案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新疆开始使用维吾尔语的拉丁语来区分阿拉伯文字。当时,拉丁文字被称为“新汉字”。共有32个字,其中25个字与英文字相同,另外7个字是语音字和拉丁字。维吾尔语字母表中没有“C”,维吾尔语中的“V”仅用于拼写外国地名或地名,“zh,ch,sh”用于拼写汉语外来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它才停止使用,并恢复了今天使用的旧字体,即阿拉伯文字。
新疆计算机与语言学界于2001年发布了下面这一套方案

        2008年1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召开专家小组会议签订验
        收并编制发布了民文拉丁化方案(项目编号:MZll5—68)

 

        通过全面审查的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在新疆少数民族,分析了现状和影响拉丁化的网络语言的少数民族交流,找出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通信优势带来的拉丁字符的相互通信和各种民族的国际交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如何实现国内外突厥语使用者之间顺畅的网络交流环境。在上述解决方案中,部分维吾尔字母无法与移动设备兼容。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维吾尔语拉丁语化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一词多用、一词普遍使用、一词混淆误用等。
        三、规范化策略
        基于以上几个方案的总体框架,遵循国际音标划分规则,现采用拉丁文网络以改善和纠正文字为主要目的,大力提倡更加合理、规范,我国土耳其语之间可供使用的寥寥无几个民族的拉丁文字进一步提高了网民自身的拉丁化程度。通过结构主义理论以共时描写为主,比较研究为辅。运用语音特征分析语言学的方法,建立了民族语言一种与发音相对应的拉丁字符库,通过编程处理,对语法属性进行注释,生成相应的中间库和磁带有汉语拼音和国际标准发音表交错控制。目前,维吾尔语互联网上拉丁语字符的使用还没有被语音规范化不同的分类,用一个更常见的拉丁字母代替阿拉波字母。拉丁语研究现状述评为了进一步探索文本的文字特征,根据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获得的初步信息,找出互联网上的拉丁文字对误用汉字提出客观的纠正措施。
        (一)基本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主要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不同地区的网民和大学生进行调查,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言政策的核心价值。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具体问题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
        2.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认真查阅相关研究成果,阅读专著,研究分析相关论文,收集、整理、分析与本研究相关的第一手资料。
        3.比较法:通过比较我国各少数民族互联网用户使用拉丁文字的现状和新疆维吾尔族使用拉丁移动网络语言的现状,找出维吾尔族网络交际语言规范的有效方法。
        4. 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分析网络语言和其他语言中使用的汉字数量,找到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指导思想
        1.指出在我们日常的移动网络通信中,拉丁字母与阿拉伯字母并存,理解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国内外少数民族在计算机和手机网络通信中使用拉丁字母,也是解决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现代化的一个良好开端。
        2.在坚持国家语言管理制度的同时,向有关专家提出了自己的实施方案。
        3.从文字学的角度看,拉丁文字与语音对应系统的特点,不仅要考虑文本形式的特点,而且要考虑相应的语音、文字规则。
        (三)预计的成效
        1.能够对拉丁维吾尔文字进行全面的系统性描述。维吾尔文字系统能利用现有的计算机键盘和文字处理系统的功能直接建立起来的和拼写。
        2. 根据统计分析发现基础上存在错别字、错别字、格式不规范、符合汉字逻辑关系等问题,并对后来发表的论文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纠正。
        3.通过对语音学的不同分类,用普通的拉丁字母替代它们,为现代维吾尔语语音和语言的规范研究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艾则孜·阿布都热依木.2014.维吾尔族民众互联网交际中拉丁字母使用情况分析.乌鲁木齐
[2]周殿生;吐尔根?依布拉音,2006.谈互联网上使用计算机维文字符问题,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学报。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维吾尔文在互联网交际中拉丁化发展趋势与规范策略研究》(批准号: 2015czw074) 及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新疆主体少数民族网络语的拉丁化发展趋势与规范策略研究》(批准号: SWU1609146)课题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