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陈丽
[导读] 练习课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望峰岗小学  陈丽  232046

摘要:练习课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例。练习课的意义在于内化与巩固、诊断教学实施情况,或纠正,或延伸。因此,我们应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开展练习课的深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教学策略
        引言:练习课不同与新授课,练习课主要强调练习,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以促进学生思维生长为目的。从这一层面而言,练习课必须以学生为本位,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掌握学生学习规律,只有懂学生后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练习课。传统的练习课大体分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直接核对答案和照本宣科,让学生做一题讲一题两大模式,这类练习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同时也降低了练习课的价值。针对这些问题,本人认为我们应该创新练习课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立足于学生思维能力“生长点”设计真正有趣、有效、有活力的练习课。
        一、改良多媒体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设置方式与小学数学知识课有很大的不同。在联系课上,学生要充分利用以前学到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一定的问题,达到融通的目的.因此,对学生来说,练习课的学习过程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需求,教师调整教学设置和教学方式时也要遵循这个基本原则。(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学习)随着过去练习课的教学的开展,教师们仍然遵循比较陈旧的普通课堂教学方式,希望通过对知识点的反复说明,学生们能够通过记忆提高运用能力。但是在教学效果方面,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多媒体教育资源的运用也停留在比较浅的境界,无法深刻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笔者观察到,大部分小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PPT解说,教师对PPT教育媒体的认识仍然停留在PPT图片可以代替现场板书的水平上.这种错误的认识使PPT教育乃至多媒体教育成为不重要的教育方式,多媒体能展示的内容也受到教师对教学思想认识的影响,停留在无处不在的阶段。多媒体教育资源的实际运用有丰富的可表达内容,教育设计可以通过扩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实践性。例如,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建立任务型教育的练习模式,以便感受数学知识如何应用于生活。在这种模式下,多媒体通过声音、视频、视频等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面临的数学盲点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对生活情景的思考。多媒体资源再生完成后,向学生提出任务性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学到的知识回答问题。这种方法提高了多媒体资源的教育地位,改变了传统板书展示的尴尬境界。同时,对学生来说,有趣、幽默、探索性的场景和任务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



        二、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现实生活是教学的源泉,是科学世界的根基,只有联系生活走进生活,才能使人真正体验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和价值。练习课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平台,教师要充分观察学生的世界,设计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植树问题的练习”,教师设计了蕴含植树问题的数学问题,爬楼梯问题,敲钟问题,锯木头问题,公交站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提取出来的,学生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便于理解思考。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到植树问题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用途。教师要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才是有意义的内容,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以生为本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念。
        三、合作交流,扩大知识视野
        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合作交流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合作交流可以拓宽视野,打开思路,促进理解,优化选择。如“圆柱的表面积的练习课”教学设计中,在组织复习圆柱的表面积相关知识后,提出问题“生活中的圆柱的表面积是不是都由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组成的?”学生对此展开了合作交流,在交流中他们知道了:笔筒为了方便使用,只有侧面和下底面:通风管为了顺畅通风只有侧面,不能有上下底面;游泳池也只有下底面和侧面等,这样的合作交流,学生不仅知道了生活中的各种圆柱分别有几个面,还知道了为什么是这样的。讨论交流既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隐藏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又扩大了见识,且避免了机械做题、背题的厌倦,较好地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孤立地研究数学概念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把概念融入到关系结构中才有意义,才有利于对数学概念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和长久记忆。练习课也应将学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结束语
        练习课的教学无论是内容还是学习方式,教师要精心备课,在课堂中应能给学生带来一个新的视角冲击。然后,再通过优化教学设计、优化练习形式、优化习题设计,让学生的数学素养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胡焕青.小学高年级数学练习设计的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248+250.
[2]殷丽.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83-84.
[3]潘茹.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实效性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18):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