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刘小莉
[导读] 大学的校园文化极其重要,它不仅仅组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刚让大学生学会了坚持文化自信。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 刘小莉  457000

摘要:大学的校园文化极其重要,它不仅仅组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刚让大学生学会了坚持文化自信。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加强,同时,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起来,这就需要新时代加强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校园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章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方法
        引言:教育事业的支持也对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教育事业也有着无可厚非的作用。新时代,新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也在不断改革。改革后的校园文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要想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校园文化的建设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今后有更好的发展。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一)大学校园文化具有继承性
        塑造大学的精神,继承大学的精神,这就是我们校园文化的重要核心内容。虽然这项任务及其艰巨,但是我们仍有着无穷的动力来完成它。我们的大学需要不断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同时对于外来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进行学习和融合,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升级.我们的文化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大学里的我们,更应该不断进行学习,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来提升自己的品味,使校园拥有自己独特的风采。我们学生也应该对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很好的整合,使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加优秀,变得更加具有特色。
        (二)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塑造作用
        大学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过程,在校学习时期,不仅改变其知识结构,也是其个性自由发展,逐渐摆脱依附感而走向独立的过程,使自己形成健全的人格,更加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可以塑造学生心理,如果一个学校的校风比较好,那么该学校的学生心灵就会被校园文化浸透,将美好的校风变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让学生们不仅仅在文化精神上得到盛华,更让学生们能够了解并且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分析
        (一)加强常规德育活动
        加强德育活动的建设要着重建设班级干部组织,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思想道德的建设加强。校园里应该多多举行各种有助于树立良好校风的活动,如制作班级黑板报,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集体,发展学校升旗仪式,庆祝各种纪念日等等。


这些活动将有助于学生能够有一个优良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学生们在参与各种活动的同时,对祖国的热爱更深,在学习和活动中就对中国共产党和祖国产生浓烈的感情,对祖国和中国共产党更加热爱!热爱中国、热爱人民、尊师重道勤奋好学、团结友爱、热爱运动的好习惯。争做新时代、新社会大好青年。为社会主义发展做贡献。
        (二)创建具有特色的主题网站
        打造集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与服务性的主题特色网站,应该设定学校每日一闻、学校历史前沿、美丽校园风景等专栏于一体。想要扩大学校教育影响力,既要把握主题思想现代性,做好宣传教育渗透工作,又要加大学校网站的吸引力。网站教育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兴趣,而且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符合家长的实际需求,让家长放心学校培养学生的教育质量;要丰富资源,信息多样,既要有正面教育信息,又要有反面教育信息,在学校中就培养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要每周设置一个有争议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集学生的意见于一体,学校及时给出官方意见;形式要有吸引力和创造力,吸引学生的关注度。
        (三)加强应用能力文化活动组织
        大学通过高技能实用性文化活动,使学生耳濡目染,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一是定期组织职业论坛或文化讲堂。特聘或者邀请技工教育资深专家、与学校相关的行业知名人士、知名企业领导、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杰出校友等作报告,发挥特色文化的引领作用,培育学生的归属感,引导学生找准定位和方向。二它就是有关培训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地方。高职生就业的行业或者区域相对比较明显,学校可以把这些行业和地区的历史文化故迹、纪念馆、企业文化示范单位等作为素质教育培养基地,使学生们更加自豪,对这些行业有一种认同感。三,它还是一个社团,一个培养学生们创新能力,举办高技能的文化的艺术的社团。“高技能文化节”是学生展示应用能力的舞台,是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也是检验学校培养成果的载体。企业通过项目冠名、拟订方案、提供资金、专题讲座、现场服务等形式参与其中,实现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的协同办学,形成“竞技、精技、乐技”的高技能文化氛围。
        结束语
        校园文化极其重要,它体现了大学的综合实力,和大学的社会声誉,也是大学能够长久的存在于这个社会上的重要因素。新时代下,面对00后的青年大学生呈现出的网络素养特点,通过网络思政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有效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探索出新的网络文化育人模式,在网络上开展平台搭建实践、传播路径研究、网络文化营造、网络思政资源整合、有效手段互动、网络微调查测试等方式,努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元化形式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宣传新思想,以丰富生动的网络化语言铺设校园文化建设新语境。
参考文献
[1]杨冬梅.知识经济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营销界,2019(46):143+150.
[2]杨正浩.中国和谐发展视角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智库时代,2019(45):10-11.
[3]修新路,杨光.生态文明视阈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06):148-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