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探讨 李晔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李晔
[导读]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实用性比较强。

广西靖西市南坡乡中心小学  李晔 533812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实用性比较强。当前,在新课程改革深人的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地位越发突出,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推动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此改变当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增强学生写作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方法,以此提高文学素养。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
        引言: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长期不懈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感受到语文写作的乐趣,产生主动探究写作方式的想法。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语文写作能力。
        一、核心素养环境下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书写是教育中的重点内容,然而当前教育过程中,多数学生对于书写内容极为不感兴趣。特别是一些学生对于作文内容而言,在头脑中已经形成基础的构思,但是在书写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没有办法完成相关构思的写作,从而造成所写非所想的结果。通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强化训练,可以强化学生对不同问题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写作前,建立基础纲要,并可以按照纲要内容完成其内心所表达的东西,从而提升其写作质量,强化语文写作教学效率。
        二、小学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决定着他们在面对教学时的情绪、态度。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喜好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文章质量的提高.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一篇和动物有关的文章时,首先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动物,自己和最喜欢的动物曾经发生过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每个学生都积极的交流着自己的观点,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趣的故事。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让学生将自己在刚才交流过程中的观点与感悟表述在文章中,长此以往,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再例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还可以为学生搜集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曾经听过的某个有趣的小故事,也可以是一些由于词语句式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笑话,如:“本人生产与某省某市……,于某年某日出厂”,这句话其实想要表述自己的出生日期和出生地,但由于用词不当而出现了这样的差错。教师在和学生讲述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纠正,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表述方式。
       (二)紧扣生活,练说练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


茅盾告诉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可是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2.在训练时,要积极引导学生捕捉所看、所见、所做、所感,如四季的景色、饲养的家禽、田间的庄稼、使用的家具、参与的农活、山中的花草树木、自然中的鸟兽鱼虫、来往的亲戚朋友……身边的人、事、景、物无处不有,关键是要善于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之人,练说练写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练说真话,练写真情实感。作文说的就是真人真事,写的就是真情实感,但平时学生在写作文中,有时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或抄袭他人,或无病呻吟,作文成了很多学生的一纸谎言。在学生的笔下同学都是拾金不昧的,老师都是抱病工作的,邻居都是乐于助人的,家乡都是美丽富饶的。内容千编一律的,缺少新意,有时甚至给学生下个评语也很难,但就是觉得不对劲。对此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注意培养学生在练中要养成说真话,写真事的习惯,这跟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至关重要。
        (三)引导学生对素材进行加工
        在学生们完成素材的积累之后,教师需要不断推进教学引导,让学生们将各种素材进行加工整合,并形成作文素材应用到写作过程中。例如,在确定好写作主题是“母爱”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搜集的文字、材料、照片、音像素材,让学生们整合起来并指导学生怎样利用描写手法将这些素材中的内容描摹出来。有了素材的整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大大降低难度。教师可以首先将写作过程中的构思和叙事技巧教给学生,在对这个文章进行审题立意过后再组织材料。教师可以将写作思路示范给学生,利用睹物思人、联想回忆、睹物议人、总结全篇、揭示主题等方式来描绘这些素材,回忆生活中的点滴,最后进行总结。
        (四)以写促写,多样修改优化写作质量
        在写作教育过程中,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由于时间关系,对行文细节处理的不够周密。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阅读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可以将书写优秀的地方做出标记,将书写不够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改,这样一来,即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在修改作文中,发现一些小问题,并提醒自己在后续写作过程中不要出现该类的问题。不断用修改的方式促进学生写作质量,强化学生写作能力。
        结束语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学生接触其他学科的基础,通过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同他人沟通。而小学接触语文知识内容有限,对于语文各种知识的运用还有待提升,通过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完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从而发展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甄元春.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2):38-39.
[2]边娟玲.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上),2019(11):54.
[3]孙安康.生活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J].教育艺术,2019(09):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