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刘凯华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刘凯华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融合,其与教材、标本、模型、挂图、粉笔、黑板媒介合理结合,打破学科的局限性,把抽象概念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信息技术尤其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广西合浦县山口镇河面小学面坝分校   刘凯华   536122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融合,其与教材、标本、模型、挂图、粉笔、黑板媒介合理结合,打破学科的局限性,把抽象概念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信息技术尤其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基于此,本文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项基础内容,同时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帮助作用,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阅读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探索精神,以饱满、热情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一、信息技术的概述
        信息技术主要是以网络通信和计算机系统为依托,为社会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便利条件。与其他科学技术相比,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广,应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鉴于信息技术的诸多技术优势,将其应用到教育领域内,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途径的创新与改革起到了极大的积极影响与推动作用,有效拓展了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例如为了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网络上搜索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进行演示。以此来推动情境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体验式教学、合作探究教学等一系列新型教学方法的全面实施,同时促进教学成效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全面提升。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引导的作用,所以教师的思想意识和教学水平对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所在。对此,教师也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课程的设计,课前准备好相应的课程资料等,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活力值。另外,教师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学校也应该定时对教师展开培训,让教师充分意识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优势,帮助教师更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更高效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二)结合学生的特点制订教学方案
        语文不同于其他的学科,语文中涉及的内容能够从教材延伸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语文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要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自身的思考,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多方位的展示与施教。小学生还处在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语文的认知有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随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会无法有效地掌握有关的教学内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地展现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三)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学习氛围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为整个教学活动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开放性的学习氛围,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喜好在网络上搜索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文学名著或者人物传记等,并且将那些优美诗词记录到一个专用笔记本当中,作为写作文时的资料素材。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还可以开阔视野,掌握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教师还可以结合某一篇课文或者以某个节假日为主题,给学生布置一份手抄报作业。在完成手抄报制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筛选,使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高。
        (四)再现课文情景,丰富学生想象
        小学课文除了风景散文,还有人物事迹,很多人物事迹都有相应的影视作品,同样的还包括神话传说。这类文章里面蕴含了一些事件的发生。仅仅凭借课文中的寥寥数语和简单的插图,学生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发挥想象,也不太有利于他们把握文本情感。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重现课文情节,使学生及时回忆,在加深印象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课文,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语文教材中,《大禹治水》以及之后的《哪吒闹海》等神话故事,都有很好的动画作品,可以让学生亲自体会文中人物的艰辛和勇敢。同样,人物传记《孔繁森》《永远的白衣战士》,历史故事《三顾茅庐》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从影视作品中去了解他们不太熟悉的事物。如孔繁森献血供孩子读书,刘备在烈日下静候一个时辰等等日常遇不到的情节,都会在影视作品中清楚地反映出来。这些直观的影像,让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内就看到生活的另一面,十分恰当地填补了日常生活的空白,让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形式感受书中人物的生活日常,使原本教师的“千言万语”化作学生的轻叹感悟。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对当前的课堂阅读教学进行一定的补充,使阅读理解的形式更多元化,还可以通过音乐创设情境、升华情感,同时再现课文情境、丰富学生想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进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潜力和实践精神。
参考文献
[1]孔慧.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华少年,2019(32):144-145.
[2]杨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J].中华少年,2019(32):148-149.
[3]白泉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9(11):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