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白萍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白萍
[导读] 在现今经济竞争激烈的当下,如何保证中华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力不被忽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云南省勐腊县南腊中学  白萍 666300

摘要:在现今经济竞争激烈的当下,如何保证中华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力不被忽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语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现在的学生受到网络文化、外来文化等的影响,对于传统的理解越来越不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起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来,发挥出语文教育的文化传承作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引言: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能力,在语文学习中使其形成正确三观.也就是说,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教师通过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的创新使用,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认识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认识传统文化,在认识传统文化的同时强化语文素养能力。
        一、传统文化内涵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骄傲,而且是全人类智慧的象征。传统文化体现了其在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军事、宗教、哲学至等领域的深层前因和内涵。传统文化在初中教学的输出稳定,可以有效保证语文教学的统一性,语文中传统文化教学代代相传保留了其基本特征,同时,其特定含义可能会随时间改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世代传承,可以为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提供非常丰富鲜活的例子。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整体,倡导和谐统一,这是一种道德良心和精神上的自律,也是我们现代人有意识地将其扎根于内心并加以实践的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中,对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的追求也很明显,对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意义
        传统文化传播使人的思想与成长发生飞跃式的转变,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交汇点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碰撞结合的最好契机,现代人的成长发展需求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不断为人们一生的发展提供动力,充满人性的伦理观念和崇高价值观仍然值得现代人推崇与学习。文化教学目的是使我们的青少年一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反思这些富有活力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精神信念,增强中学生的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并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不断找出新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深人传统文化是当今社会做出的最为理性的教学改革决定。
        三、初中语文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利用教学导入为辅助,引入传统文化
        教学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端,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利用导入为辅助,打造文化教学氛围,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文化引领实现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实现有效教学。
       (二)夯实教师文化基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内涵,同时也可以使得课堂教学形式变得更加的生动、人性化。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大平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促使学生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学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长期、反复、不断的渗透。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深厚文化功底,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教学实践中,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经典古籍,深入钻研古诗词的方式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其次,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了解更多古代名人的故事、历史知识等,以此来拓宽自身的文化视野,这样才能够教学中将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开放式的思维和学生一起对传统文化进行交流和探讨,以此来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进而达到逐步渗透传统文化的目的。
        (三)改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为了真正地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教师应当重视构建温馨活跃的班级学习氛围,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化被动为主动。
        (四)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录了很多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蕴含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加强对语文教材的研究和剖析,并充分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将其渗透到课文教学中,以此来达到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教师在对教材讲解时可以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以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着手。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此,教师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通过教材资源的挖掘、课前导入的应用、课堂教学活动探索,深化学生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将不同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曹天琦.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华少年,2019(33):174-175.
[2]张丽杰,于忠峰.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祖国,2019(21):162+183.
[3]张建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文学教育(上),2019(1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