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吴选环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吴选环
[导读] 数学学科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科目,但是每一个初中生都存在思维不足,难以全面内化数学知识,所以需要通过丰富的师生、生生互动来发展自身的思维结构,由此积累有效的数学学习经验。

云南省文山市思源实验学校   吴选环  663000

摘要:数学学科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科目,但是每一个初中生都存在思维不足,难以全面内化数学知识,所以需要通过丰富的师生、生生互动来发展自身的思维结构,由此积累有效的数学学习经验。其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通过将学生平均分到各个学习共同体内,使其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合理分工,积极优化自身的学习成长。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小组合作教学活动,优化学生的合作学习行为,逐步改善本课程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字:初中数学;合作教学;探究教学
        引言:随着数学知识的不断加深,初中生渐渐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感觉越来越难,当然,数学的学习难度也是非常大的,在学习的内容上,数学也越来越抽象化,加大了数学对于初中生的难度,在数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常情况下在课堂上也有听不懂的知识,有可能是因为个体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不能更好的理解。但是班级小组合作的建立,可以将在课堂上不懂的问题换一种思路来解决,对于处在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同学而言,同学之间的交流就显得更加容易一点,由于初中生的理解能力相差不是太多,在进行小徐合作学习的时候,就能做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同时还能提高教学质量,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设计合作探究目标,合理划分成员职责
        在组织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时,初中数学教师也要积极设计合作探究目标,一方面是要借此培养初中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则要让初中生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现有认知水平,使其及时肯定个人学习成长。比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课时目标,即能够利用“边角边”定理来判定具备全等关系的三角形,能够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定理来证明两个三角形的对应线段、对应角是一致的。接着,各小组便要认真讨论,合理划分成员职责。为此,笔者呈现了一个常见的小组职责分工结构图,即纪律员、统计员、计时员与资料员,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职责,比如,纪律员不仅要保证自己能够遵守课堂纪律,也要监督该组成员的纪律行为,杜绝小组成员说悄悄话、睡觉等行为;统计员则负责整理本小组所提出的有效观点;计时员则要根据探究任务来设计相应的小组讨论进度,明确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的流程,确保该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是有序的;资料员则负责针对合作探究主题整理现成资料,通过数学阅读提炼有效观点,丰富小组讨论结论。据此,各小组可认真分析该组成员的学习优势,合理分工,然后便要针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这一数学知识进行全面合作,由此积累合作学习经验。
        二、拓展合作范围,优化教学结构
        小组合作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保障初中生的学习自主性,还可以通过同伴监督与互助作用促使初中生自觉完成预习、复习任务。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便要切实拓展合作教学范围,由此完善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切实改善本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比如,在“二次函数及其图像”一课课堂教学开始之前,笔者就要求该班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数学知识,使其自主分析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性质,希望学生可以积累自主学习经验。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展开课前预习,笔者便在课前预习环节组织了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即各小组要自主调整该组成员的学习计划,制订小组合作预习计划,合作讨论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知识,同时还要独立完成前置性预习作业检测任务,及时检测各个成员的预习成效。接着,各小组便要对比解题效果,针对异议进行集体讨论,初步调整该组成员的数学认识,由此完善课前预习质量。
        三、鼓励自主探究,发现疑难问题
        合作探究的第一步就是要自主探究,这是为合作探究做准备。在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前学生们要对问题有个整体认识,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合作探究学习的时候才能充分交流,不至于茫然无措。必须进行自主探究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找到自己不理解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在合作探究的时候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提高探究式学习的效率。
        四、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反思
        合作探究学习成果评价可采取多种方式,不但要让教师评价,同时要进行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评价的范围也应该大一些,不但要评价学习结果,同时也可以评价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探究方式、合作能力等方面。同时要注意的是评价必须公正,评价要以宽容和鼓励为主,不应该盯着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初中生年纪较小处在身心迅速发扎阶段,数学知识储备不足,数学应用能力还在培养阶段,在探究中出现错误存在不足也是正常现象。教師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多鼓励表扬学生,放大他们的优点,弱化他们的缺点.学生在探究中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会更有成就感,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要客观分析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潜能,积极设立小组合作探究目标,针对学生个人特长明确个人职责,再以丰富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与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稳步提升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好充足准备,切实推动数学教育的素质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金萍.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9(12):75.
[2]丁宏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初探[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423-424.
[3]李秀杰.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3):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