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张利强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张利强
[导读] 对于小学数学科目而言,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本质在于小学生自主展开相关数学问题的深入思索,在抽象思考的前提下得出数学结论,结合所学的数学公式或者定理来推断数学问题结论。

贵州省荔波县播尧小学 张利强 558401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科目而言,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本质在于小学生自主展开相关数学问题的深入思索,在抽象思考的前提下得出数学结论,结合所学的数学公式或者定理来推断数学问题结论。由此可见,数学逻辑思维构成了数学实践思维中的核心要素,良好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同学们提升数学实践水准,增强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课堂;逻辑思维能力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探索,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意识的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鼓励学生结合问题内容展开多元思考和探究。
        一、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师开始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个人素质,为的就是能够跟上新时代的教学步伐,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小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差,主要原因是自身认知能力较差,再加上缺乏学习方法和技巧,多数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并不是因为智商,而是不得章法。当学生在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之后,便会学会反思、分类、归纳思维,还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也就是演绎思维,这些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夯实数学基础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处策略
        (一)、注重知识讲解,夯实学生逻辑思维基础
        严密的逻辑思维是建立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要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整合总结。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整合归纳学习要点。因此,加强基础知识讲解,启发学生从理论知识中探究逻辑关系则是教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当然,由于数学基础知识抽象、严谨、系统的特点,一些学生在理解中常常陷入困境,教师则需要利用不同的方法,为学生搭建起认知的桥梁。首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应当从抽象具体的问题出发。如在把握“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一些学生由于理解不清,常常将其与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相混淆,针对此,教师应通过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顺逻辑关系,准确掌握公式。再如在“可能性”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不同颜色的小球、饰品袋为学生设计游戏,要求学生按顺序从饰品袋中抽出小球,抽后不放回;在抽取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抽到的结果描述各种可能性。


即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并学会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用“可能”来描述,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可能性”的概念,实现了逻辑思考。
        (二)、在数学解题中,锻炼逻辑思维
        数学逻辑思维不仅体现在数学基础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同时还要体现在小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环节中。小学生在解题时,应当善于运用敏捷的解题逻辑思维,转变套用数学基础公式的数学解题做法。小学生如果能不断进行独立解题的思考与尝试,则可以增强解答数学题时的灵活性。同时,数学教师对于同学们的独立解题过程不应过度进行干涉,而是有必要积极鼓励小学生解答数学实践问题,给予小学生正确的数学解题逻辑思维引导.例如,给出如下的数学题:“小明的妈妈要给小明的卧室铺设地板,现在已知小明卧室的地面为20㎡,地板每平米2元,那么铺设小明的卧室地板总共需要购买多少钱的地板材料?”对于以上的数学应用题来讲,小学生可以联想与之有关的真实生活场景,调动自身的日常生活经验来尝试解答应用题,进而达到了增强小学生灵活解题能力与素养的目标,避免小学生在思考数学应用题时出现思维僵化的趋势。
        (三)、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可以把课堂提问作为切入口,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本质就是较为烦琐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合理利用问题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并引导学生针对设定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设定问题的过程中,需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平常的教学发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接受水平进行问题的设定。其次,所设定的问题还需与已经学习过或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逻辑性与衔接性,让学生在求解后能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联想,记忆起上一阶段所学的内容或者延伸到下一个问题的处理。在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应按学生的分析方法和给出的答案进行综合评价,将学习内容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结束语
        总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思维启蒙的重要时期。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以及探究欲望,知识吸收能力较强,所以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与帮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李成林.浅析发展小学生数学课堂思维能力的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3(28):249.
[2]汪小明,汪嘉琦.论抽象性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培养[J].才智,2019(26):116-117.
[3]孙多伟.试论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热点讨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