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10期   作者:周俐
[导读] 作为一门有着重要地位的学科,小学数学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着较强的主动性和探究意识,
        周俐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四小,邮编564100

        
        摘要:作为一门有着重要地位的学科,小学数学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着较强的主动性和探究意识,以促进其在数学学习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总结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思考,运用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得以提升。在此,本文从“结合预习,做好课堂学习准备”“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及时复习,增强学习自信心”三方面出发,对促使小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动学习;预习;复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具有良好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为此,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落实生本教育的理念,围绕学生的需求展开数学教学,并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做到主动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意愿和能力。在此,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进行以下的具体探究。
        一、结合预习,做好课堂学习准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之所以不能在数学学习中提高主动性,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依赖教师的讲解。为此,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训练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就变得非常的重要。这将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学学科中的理论知识点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教师不能完全依靠课堂上的单纯讲解,还要注意在课前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准备。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预习,在预习中尝试自主学习,久而久之也能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做到主动学习。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这一课的时候,因为小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等知识,所以有很多学生对于分数知识并不陌生。为了促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主动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基于以往的数学知识去预习这节课。而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提出一定的预习任务(如“分数乘分数和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并且简单地布置几道分数乘法计算题,看看学生能不能利用有效的预习去正确解答。在这样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提前对将要学习的新课进行预习。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为主动地思考,去和教师产生一定的互动,弄明白自己在预习过程中不能理解的问题。逐渐地,学生可以在预习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理解技巧。


        二、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对于促使小学生主动学习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小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其中,否则会被其他学生所排斥。为了更好地融入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学生都会积极思考,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交流与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一定的碰撞,有效促进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有效作用,将学生合理分组,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例如,还是以《分数乘法》这一课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说明自己预习的思路、取得了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疑惑,以及所学知识点在实践中有哪些应用,如何提高相关知识点在实践中的应用,等等。同时,其他学生对其表达的内容进行一定的补充,以带动所有学生参与到关于分数教学内容的探究中。然后,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帮助,弄清楚了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去自主探究一些关于分数乘法的应用题,如“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7,第二天修了第一天的3/2倍,第三天修的是第二天的4/3倍,第三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各小组充分开展了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积极讨论自己关于题目条件的理解,并且能够通过合作得出正确的结果。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及时复习,增强学习自信心
        及时做好一定的复习和巩固,也是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方法。从复习时间和内容的角度来看,复习主要包括两种形式:课后复习和系统复习。课后复习是一种用于在每节课结束后整理教学知识点的过程,这种复习通常在课堂教学当天进行。系统复习是指在完成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对相关章节内容的整体复习,包括单元复习、期末复习等。做好一定的复习工作,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例如,在复习中,教师应着重抓住核心和主线,数学知识根据性质可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种类型,教师可从这几方面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并且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将相关类型的错题整理下来,从而及时改正,经常翻看,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此,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掌握正确有效的复习技巧,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显着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由此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重中之重,能够有效促使小学生去提高数学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从多方面出发,引导学生可以进行更为主动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陆耀成.构建活力课堂  提升学习主动性[J].内蒙古教育,2017(24):61-62.
        [2]张晓菁.学生主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浅析[J].学周刊,2017(27):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