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中德育创新管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10期   作者:白群峰
[导读] 在新时期的高中教育中,一直强调素质教育,德育管理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白群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 510000
        摘要:在新时期的高中教育中,一直强调素质教育,德育管理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当对高中时期的德育管理给与足够的重视,同时应当进行一定的创新,切实优化高中德育管理。笔者将从高中德育管理现状、德育管理创新策略的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德育;创新管理
        德育管理是高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学生的思想发展以及能力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需要对当前高中时期的德育管理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同时教师还需要学习多种德育管理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对德育管理进行优化设计。如此可以让高中时期的德育管理更加高效,进而让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所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新时期高中德育创新管理策略进行研究。
        一、高中德育管理现状
        高中时期的德育管理现状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分析。具体来说,从家庭层面上来看,现如今社会发展迅猛,人们生活压力加大,很多家长在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之下,很难再顾及到对孩子的教育,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教给学校自己就可以放手,由此造成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学生的性格以及思想形成具有不利影响。从学校层面上来看,高中时期学生会面临高考,高考虽然不能决定学生的一生,但会他们的一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很多学校都会把教学的重心放在知识、能力的教学上,而对德育管理有所忽略。从学生层面上来看,在青春期转向成熟期的阶段,生理、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当前网络“双刃剑”对高中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此可见,当前的高中德育管理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必须及时有效地找到破解之道。
        二、高中德育管理策略
        充分了解高中德育管理的现状是为了更好地制定德育管理的策略。德育管理在新时期的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教师需要将高中时期的德育管理落实到实处,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德育管理的进行优化,促使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1、德育管理内容全面化
        高中时期的德育管理内容应当全面化。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方式,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学生心中厚植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任情怀、厚植艰苦奋斗的精神、厚植劳动光荣的理念。培养高中生有国际视野的同时,一定要有爱国心、民族情,不能长着中国脸没有中国心,吃着中国饭骂着中国人,高中时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所以,在进行德育管理工作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丰富德育管理的内容。教师可以将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优秀传统文化、法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融入在德育管理中。并且,对于不同的内容,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融入方式。比如,对于核心价值观,教师可以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寻找合适的机会进行教学,如将核心价值观与教学案例结合起来,如此既可以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又可以让他们受到德育的熏陶。
        2、德育管理主体多元化
        新时期的高中德育管理的主体应当多元化。也即是说,德育管理不是孤舟求索,而是同舟共济,相互配合。在学校中,应当有专门的德育部门,这个部门负责日常的德育管理工作,并负责对“问题学生”进行一定的德育教育。

同时,班主任也应当承担起德育管理的重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渗透。并且,各科教师应当有德育教育的意识,并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巧妙地德育教育。在家庭中,家长应当认识到德育管理的重要性,并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德育管理。在社会上,社会各界有义务进行一定的德育管理,为社会培养品德兼优的后备军。通过各方努力,德育管理会更进一步。全社会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筑起一道德育的防火墙,为高中生屏蔽不良思想建起安全墙,撑起保护伞,让高中生健康成长。当然,也要防止婆婆多,媳妇难做的局面,各个部门都给学校下文件,很容易造成德育的形式主义。
        3、德育管理创新实践化
        德育管理的实践化。具体来说,接地气、讲实效、能落实的德育才是好的德育。在学校德育管理中,应当设计丰富的德育管理实践活动,比如,学校团队活动、研学、红色旅游等。并且,在不同的德育管理实践中,教师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教师在其中只是引导者。通过德育管理实践,学生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德育的重要性,并对德育的要求产生更深的认识,比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孝敬活动、感恩活动等要找到载体,例如参加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给父母等长辈洗脚、到敬老院给老人梳头、给父母和老师写一封感恩信等,没有载体,就没有德育,没有让高中生接受的实践形式,就没有德育的实效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实践来,只有扎根中国大地的德育,才会开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果实。
         4、德育管理信息化
        德育管理信息化。具体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一定的突破。所以,教师认识到信息化的必要性,并让德育管理工作逐渐实现信息化。就是说,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德育管理内容的宣传,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德育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还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优化德育管理策略地实施,例如QQ群、微信群、腾讯会议等平台,举办网络主题班会、网络家长会、网上祭奠英烈等活动。可以让德育管理工作更加便捷、高效。所以,高中时期的德育管理工作应当实现信息化,寻求新的突破点。
        5、德育管理的系统化
        一直以来,德育管理缺乏系统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出现一个问题,各级政府立即下文,让基层学校没有抓手,疲于应付整理材料,《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非常及时地解决了这个多年的老大难,各地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完整、系统、易于操作的指导性细则,让高中学校易于落实
        高中德育管理系统化还体现在要根据高中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和规律,开设系统的生涯规划课程,指导高中生自我认知、自我接纳、自我发现、自我管理,让高中生发掘到自我成长的内驱力,来自于高中生内在的力量,才是真正他们发展的源泉。
        总而言之,五育并举,德育为先,高中生的各个方面都处于快速发展中,思想品德素养的提升,深远地影响着一生的成长。所以,高中时期的德育管理应当向着学生的综合发展与长远发展看齐。因此,教育者应当掌握新时期对德育管理的要求,并据此设计高中时期的德育管理方案,让学生能够在多层次、多形式的德育管理中受到德育的润养,获得精神境界与思想品质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马艺.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7,000(089):32-32.
        【2】郑细疆.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探析[J].新课程(下),2017,000(008):230-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