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总结——以高二年级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10期   作者:何仲才
[导读]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学校甚至是学生自己都重视成绩,
        何仲才
        湖北省黄石市第一中学435000
        摘要: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学校甚至是学生自己都重视成绩,忽视德育,导致校园霸凌事件屡出、作弊行为不断、利己主义显现,不禁让人感慨当今的青少年是不堪重任的一代。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学校重新审视德育教育,将立德树人的重任赋予班主任班主任的身上,让其在日常生活和特殊时期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以高中二年级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为例,探究有效的德育教育教学手段。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高中二年级;德育教育手段
        高中生德育教育工作被提上日程是因为现实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高中生性格叛逆,崇洋媚外、缺少法律常识、自私自利,心理问题滋生,影响了高中生的整体形象,造成了社会的刻板印象。不能否认是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只是存在于部分学生身上,大多数学生还是积极向上、身心健康发展的,当然,笔者也无法保证其他学生不受影响,会不会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总结了以下几条成功的教学经验,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
        一、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树立德育标杆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久,接触面广,是最受学生信赖的群体,能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很多时候,班主任只是要求学生端正行为,注意言行,却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思想操守,为同学们树立了“坏”榜样。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班主任要明确自身的地位和价值,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不放松自身的提升,只有自己坚持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有能力成为学生道德的标杆。
        首先,班主任的思想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了解时代赋予德育教育的新思想、新要求、新标杆,还要不断更新德育教育方式,突破旧思想、旧行为的束缚,为德育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如,笔者改掉了讲授行为,或借助名人典故或引进现实案例,亦或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呆板、僵化的德育教育知识变得鲜活、生动起来,由此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加强了对现实的关注。其次,笔者以生为本,走下了“神坛”,能平等的看待和对待学生,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尊重与信任。如,笔者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学生干某件事情的原因,由此缩短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笔者还会倾听学生,接纳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当然,笔者虽然成为了同学们的朋友,但依然肩负着教育者的职责,因此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是工作内容之一。此外,笔者更新了知识体系,确保获得足够的理论支撑,做到有理有据,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在德育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并从自身做起,紧跟时代步伐,更新了教学方式;走下“神坛”,贯彻了生本理念;更新了知识体系,有足够的理论支持,成为了学生德育标杆,是学生效仿的榜样。
        二、践行德育教学理念,实践检验理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虽然德育教育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真理”,但也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让学生心服口服。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不仅要传递正确的德育理论知识,还要增加实践活动的数量和形式,让学生有机会验证理论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提升自身德育素养。
        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教育时,笔者并没有将学生禁锢在课堂中,而是在征求了学校同意后到附近的烈士陵园中参观,瞻仰革命先烈的遗容,接受革命事迹的熏陶,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也验证了爱国主义存在的意义。再如,开展环境保护专题教学时,笔者直接带领学生来到郊外,正当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发现了地上被随意丢弃的垃圾,此时笔者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一边捡拾地上的垃圾,一边讲述当下严峻的环境状况,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效地结合,推动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
        在德育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相结合,或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或去郊外捡垃圾,用实践验证了理论,促进了教学工作,值得肯定。
        三、营造德育教育氛围,整体带动个体
        环境是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平台,好的环境能使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反之则让人消极厌世,止步不前。为此,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们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用环境带动个体的发展,促进全班学生持久性的进步。
        如,笔者会将德育知识贯穿到班风中,设计黑板报、悬挂名人字画、张贴宣传海报等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浸染德育风范,接受德育熏陶。同时,笔者还联合其他班主任向学校提出了申请,即借助学校的广播台,利用课间循环播放德育知识,由耳入心,再外化于形,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此外,家校联合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笔者与家长们达成共识、形成德育教育统一战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教育。
        综上,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相对成熟,道德观念基本成型,班主任能做的就是纠正学生错误的德育品行,让学生重新回归正轨上,切实帮助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基于此,笔者结合实际总结了上述几点建议,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关永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7).
        [2]钟水浩.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