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10期   作者:普鹏伟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普鹏伟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老厂小学653406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而在此过程中,教学知识固然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是近些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劳动技术作为小学教学过程中基础性的教学课程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上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就以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探究为题,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见解,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学;劳动技术;德育教育
        劳动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科学性、工具性的学科,他来自于实践,并运用于实践,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提到,教育教学需要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地促进学生的成长。这一教学理念也一直影响着我国教育教学的开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教育的意义似乎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视线。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在教学中劳动教学的意义凸显出来,不仅仅是在实际劳动中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更重要地能够在劳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小学劳动技术教师要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赋予劳动技术教学更多的意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劳动中培养学生服务意识
        在小学阶段的劳动技术教学中,更多的教学意义还是让学生学会一定的生活技能,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仍然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在此过程中,小学劳动技术教师要落实全面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劳动技术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渗透德育教育,在劳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从而更好地落实德育教育。
        小学劳动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户外教学活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以此来做到德育教育的渗透。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让学生去养老院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与老人聊天,或者是帮助老人整理内务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尊老爱幼的意识。除此之外,小学劳动技术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校园环境我做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爱护并维护校园内的环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在竞赛中提高学生抗挫能力
        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在这其中会经历大大小小的挫折和困难,若是在经历不顺或者逆境的时候,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而不是选择逃避畏缩,这样的人能够更好地适应之后的工作或者生活之中带来的挑战。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发展较为脆弱,同时也是心理成长和提高抗挫能力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教学过程,中小学劳动技术教师要积极地开展教学活动,引入一些必要的竞赛机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为学生之后的成长做好铺垫。
        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小学劳动技术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为学生开展户外活动,并引入一些竞争机制,在竞赛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比如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小学劳动技术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比赛的方式,看看谁种的树最多,并且质量最好,对其进行奖励。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再接再厉,从而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对每棵树苗进行标记,然后算出树苗的成活率,再对学生进行鼓励,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在合作中提升学生团队意识
        有一首歌叫做团结就是力量,顾名思义强调的团结的重要性,一个集体不在于个人的能力,而在于是否团结,因为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在小学阶段的劳动技术教学中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劳动远远不止是一个人的劳动,而是整个班级的劳动,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还能够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小学劳动技术教师要积极地在劳动教学中开展合作教学,通过这样的德育教育渗透,能够让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认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在纸工初步教学的过程中,小学劳动技术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合作教学的方式对其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由结组的方式将学生们平均分成若干组。让每组学生都进行合理的分配。首先让学生们简单地对纸有一个初步认识,让学生们讲出纸的发展过程。然后再让学生们利用一些剪纸工具进行折纸活动,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团队合作的作用,从而使得德育教学能够更好地体现在劳动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总之,让学生参加劳动,其所得并不仅仅是学会劳动技能本身,更多的是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有实践的根源与成长的土壤,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地践行德育教育,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李春华.如何做好小学低年级的德育教育[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二).2017.
        {2}金苏华.关于德育常规教育的思考[J].教育(周刊),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