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10期   作者:谢小瑕
[导读] 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长期的陪伴者和管理者
        谢小瑕
        湖南省耒阳市前进小学 421800

        摘要: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长期的陪伴者和管理者,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学习习惯中,同时在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之中也能够有所体现。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启蒙的关键时期,而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与引路人,在这一阶段内承担着当仁不让的义务与责任。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应重视德育教育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渗透,并结合各类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最终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个人素养。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教师榜样;主题班会;德育活动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学生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的形成来自于周边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及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导。由此可见,教师在学生价值观念确立以及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而言,教师应着重加强引导而非教学,或通过不同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个人体会与理解,从而更好地完成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管理经验,对小学阶段中德育教育的开展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各位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教师作为班级内学生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对学生而言具有榜样的影响力量。这一影响的体现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中尤为明显。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将教师作为自己成长的榜样,并注意教师的行为举止。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应注重自身形象,并为学生传递良好的榜样力量。
        例如,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我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期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在借用学生的文具时,有些教师会忘记询问学生或向学生说谢谢,这与我们所向学生传递的观念行为恰恰相反,极有可能会影响到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印象,或影响到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举措。因此,我会在借用学生文具之前先询问学生,并认真说明自己借用文具的原因,而在归还时,我也会和学生认真道谢。这样,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借用他人物品”与“道谢”这两件生活中经常发生且能够体现个人修养的事情,从而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模范,有助于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除了注重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外,同时我也会向学生展示其他教师的榜样行为。比如,语文任课教师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并为每一份作业写出评语,认真完成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这样,学生能够发现自己身边更多具有责任意识的良好行为,从而有效发挥了教师的榜样力量,完成了德育教育的教学任务。


        二、定期组织主题班会
        班会课堂是教师渗透德育教育理念的主要教学活动。教师可结合不同班会主题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并通过不同教学素材的应用加深学生对良好道德价值观念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例如,在国庆节前后,我会在班级中组织开展“我为祖国庆生日”这一主题班会活动。在这一班会课堂中,我会向学生播放一些与祖国历史以及当下发展有关的短片,并让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强烈的民族自信以及爱国意识。此外,我也会邀请学生在班会课堂中进行分享,讲一讲自己对国庆节的认识以及未来生活的期盼。这一主题班会活动的重点在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民族自信心理的培养,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再比如,我会利用“中秋节”这一主题加深学生对父母养育之恩的认识,并借此培养学生感怀恩德的精神品质。主题班会的内容类别丰富,开展形式多样,能够为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提供合适的教学平台,并能够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切入点,加深学生对道德品质的认识与了解。
        三、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德育教育有关的活动是培养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最为直接的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的认识较为局限,而德育教育活动恰好能够为学生提供接触外界真、善、美,并培养自身真、善、美价值观念的机会。教师应选择恰当的德育教育活动,或选择一些具有一定引导意义的视频或文章,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且真实地认识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意义,并帮助学生在实践与学习或了解的过程中巩固自身的道德观念形成。
        例如,我会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组织开展一些德育教育活动,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个人价值观念。比如,我会在家长交流会时组织学生与家长展开互动,进一步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此外,我也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比如清洁校园环境,义务劳动,看望敬老院老人等等。而为了进一步辅助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我也会鼓励学生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说出自己的感受,或通过要求学生写作文的方式加深学生参与活动的印象。在教学课堂中,我也会选择一些优质的教育视频,以更好地完成对学生的引导。这种德育教育活动的参与能够让学生进一步贴近生活,感受生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活动应强调内容而非形式。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开展不同类型的德育教育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学生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参考文献:
        [1]赖则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7(04)
        [2]谭双.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6(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