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于高中英语顺序选修教材的阅读课型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赵洪燕
[导读]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一直以学科课程为主,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能力的训练、兴趣爱好的发展及个体特长的培养等方面尚有欠缺,
        赵洪燕
        山东省利津县高级中学 257400
        摘要: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一直以学科课程为主,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能力的训练、兴趣爱好的发展及个体特长的培养等方面尚有欠缺,这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进一步培养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在阅读鉴赏能力和交际能力方面达到更高水平,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将选修课正式列入《课程方案》,并要求切实加以实施。选修课程在高中的实施,对教师来说是一种考验。如何开展选修课程,如何使得选修课既成为知识、技能的途径,还要成为学生素质提升的实践课程。笔者认为泛读教学可以成为选修课的有效教学手段。
一、高中选修模块的内容和特色
设置选修课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开设选修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余地和发展个性的空间。开设选修课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跨学科学习,并为学生规划人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选修课程分为两个不同的系列课程,既B系列和C系列课程。B系列课程为顺序选修课程,应在完成A系列课程后顺序选修。B系列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与A系列基本相同,在继续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语言技能的同事,重点发展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C系列的课程分为三种类型的课程: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欣赏类,其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项语用技能,发展特长和爱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或就业,特别是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从上述的高中英语选修课内容来看,它具有三个特点:
(1)模块化
所谓模块是指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围绕某一主题,通过整合学习领域的相关内容和学习经验而设计的相对完整、稳定的学习单元。与以往选修科目相比,作为构成科目的基本单元,模块具有下述优点:相对独立,有一定的体系,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开放灵活,相对稳定的模块可根据知识发展与社会需要适当更新和调整;内容整合,模块是按知识领域进行划分的,有机整合相关领域与学科的内容,有助于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实现知识的内在融合。
(2)多样化
模块功能多种多样,不像以往那样笼统,要么服务于升学,要么服务于就业,而是更加具体,已深入到学科甚至专题上,学生可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发展。选修范围大大拓展,除增加艺术、技术课程外,还新增了很多与当代科技、社会、职业发展相关的知识与内容,
(3)层次化
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和同一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选修课分为两个层次:国家规定的选修模块与学校自主设置的选修模块。前者主要着眼于保障学生的基本学历,大多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学术性和均衡性,以利于提高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道德素养,服务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专长特长。
二、英语泛读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阅读量做了新的规定。在高中毕业时,要求达到36万词以上。10年级和11年级(即高一,高二)分别达到20万和30万词以上。即相当于每天要求学生读五篇阅读文章。
为了要达到这个要求学生必须经过各种不同的训练,既外语教学中精读与泛读。在当代外语教学理论中,精读即分析性阅读,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材料的形式,以了解其内容,并在此过程中学习和巩固词汇、句型、语法及语音知识,发展有关技能,其重点是组成材料的语言点。泛读即综合性阅读,指学习者在获得一定的语言能力后,不必细致地进行语言分析,而是借助词典对材料进行阅读,旨在获取信息和提取意义。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往往是重精读轻泛读,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将学生束缚在狭小的语言范围内,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

然而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各种教学理论的成熟,英语泛读教学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加强泛读教学可以
1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大量练习似乎成了提高英语成绩的主要途径。做阅读练习,占据了英语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一味地做练习,把原本生动有趣的英语学的成了枯燥乏味,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也是许多学习者学不好英语的重要原因。通过开展英语泛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提高和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
2.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广泛的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反复接触课堂上所学的词汇、短语表达和句法结构,从而达到潜移默化、自然吸收的效果。从而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形成学习策略。课标中对于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认知策略,调控策略,资源策略都有明确的要求,查字典,注意生活中的英语,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等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开展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4.拓宽知识面,增强文化意识。阅读本身就可以增加学生的信息获取量,通过各种阅读活动拓宽知识面,增强文化意识。
5.关注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阅读是生活和学习中一项重要的技能,真正的阅读并不是为了做选择,而是获取信息,理解我们所读到的文字,成为一个愿意阅读、会阅读的人,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6.探索开展英语课外阅读的途径。从教师的角度讲,是积极进行教学探索的尝试,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探索途径。
三、泛读教学在选修课中的适用性
1.泛读策略适合英语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
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涉及到人文,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丰富拓展了必修课的教学成果,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具有拓展性,不局限于既定材料或给定内容而是注重深化和延伸。对于这种不同与必修课的阅读题材和教学目的,采用泛读教学策略是一种必然。学生可以通过预读对文章做出预测,随着进一步的阅读,一些预测会得到肯定,一些则会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无论结果如何,都表明学生是在积极地阅读而不是消极的接受文章观点。在阅读过程中采用浏览文章标题、正题、小标题等方式获取文章的概要或中心思想。这样能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能迅速浏览全文找到中心,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要解决某个特定问题,学生还可以采用寻读的方式,快速浏览,查找具体事实或特殊信息如主人公的姓名、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一些具体的数据等。然后反复读与要查找的信息相关的部分。通过泛读文章就可以对文章内容有大致了解,开拓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兴趣,实现了选修课的教学目标。
2.泛读策略适合选修课的教学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多。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往往鼓励学生要积极尝试、自我探究和主动实践。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选修课的课时较短,不可能像必修课面面俱到,因此教学方法也要从必修课的精读转变到选修课的泛读。鼓励学生采用探究合作式学习模式。有些教学内容,教师可只讲一些必要的东西,大部分的内容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合作完成;有的教学内容,教师无需做任何过细的解释,只需要考虑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自己获得熟练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自身的科学素养。
        总结:
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的延伸和拓展,泛读策略是对精读策略补充和完善。不同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要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综上所述,英语泛读策略在现行高中英语泛读课中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
参考资料:
1.蔡培,孙庆,《叩开高中英语选修课之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2.陈贤纯,《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8.
3.陈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