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健
辽宁省建昌县高级中学 辽宁省 葫芦岛市 125300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其中高中生物知识点比较多,既需要学生理解还需要学生记忆,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让学生可以自主参与到课堂中,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本文就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展开探讨,提高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的注意力和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从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思考;引导探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以教师灌输、学生记忆为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降低。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思考,怎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该从课堂教学模式入手,问题引导式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有目的的去学习,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学习,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始终在课堂中,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课堂质量。
一、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时一般会让学生对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死记硬背,而许多学生并不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这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不太理解的内容记忆起来也有难度,这样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就会降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想要让学生的生物成绩有所提高,那么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让学生对生物这门课程充满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巧妙的设计一些教学环节使课堂的趣味性有所提高,让课堂对学生充满吸引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其中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就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形成生物的解题思维,课堂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二、利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提高生物课堂质量的相关策略
1.利用问题引导了解学生的知识盲区
在每个章节内容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对整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将这些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问答的形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本章内容后还有那些知识点不明确,这样可以在本阶段对学生的知识薄弱地方再进行讲解,避免影响学生对之后章节的学习。
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同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在学习之后能够将本章的知识关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结构,避免一个内容不理解导致知识网络中出现空白,影响与之关联的内容的学习。例如在讲解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这个章节后,教师应该对本章节的重点内容进行问题引导式教学,例如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哪几种、哪些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被动运输、哪些是主动运输、他们的特点是什么,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可以加强对这章内容的理解,从而最后的考试分数也可以提高。
2.利用问题引导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兴趣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目标设置为一切为了学生的成绩,这样就会导致教学过程比较单一,对学生缺少吸引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有所下降。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巧妙地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环节,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这样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够提高课堂质量,其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去思考这些问题,在本节课结束后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这样学生会感受到生物课堂的兴趣,在课堂中可以集中精力,对相关的知识点也可以加深印象。例如在对细胞器这一部门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几个问题:(1)哪些细胞器是动物特有的,哪些是植物特有的?(2)每个细胞器的功能是什么?当老师设置问题之后,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还会思考这些问题,在课程结束之后,相应的问题也能够得到解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很难不好。同时学生通过听课解答出了相关的问题,可以感受到学习知识所带来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热情。
3.利用问题引导让学生明确课程中重难点内容
一般情况下学生学习时比较盲目,不知道应该着重学习哪些内容,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让学生了解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在复习时可以更加有针对性,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不能随意设置,应该更加关注课程中的重难点,这样学生通过问题就能准确的抓住本章内容的重点知识,有利于之后的复习环节。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作为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时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问题引导式教学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这样教学效率也能提高。
参考文献:
[1]万占军.浅议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20(22):81-82.
[2]王月婷.问题引导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使用策略[J].华夏教师,2019(09):80.
[3]高桂祥.以问题为导向,升级课堂教学维度——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引导作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5(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