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何永凤
[导读]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幼儿教育有了更新的要求。基于此,学前教育受到了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

德江县泉口镇幼儿园  何永凤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幼儿教育有了更新的要求。基于此,学前教育受到了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处于意识萌芽发展的阶段,在此阶段,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锻炼他们的思维,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还要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以达到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的最终目的。在正确认识自我和正确评价自我的基础上,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自我信任和相信自己能够实现一定目标的心理状态。幼儿时期是人自信心培养的最重要的阶段,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更决定着幼儿成年后是否能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本文探讨了当前导致幼儿缺乏自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些增强幼儿自信心的有效措施,希望对同行的幼儿教师们和家长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学前教育;自信心;综合素质;个性品质
        自信心是指建立在自我正确认识、正确评价基础上,对自我肯定、自我信任,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够实现一定目标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重要组成部分。自信心强的幼儿能有勇气面对困难,敢于尝试,也能积极主动参加各种活动和他人相处,有健康良好的伙伴关系。相反地,我们在幼儿园也常见到有一部分缺乏自信、并且有强烈的自卑情结,面对困难时始终选择逃避,退缩或拖延。长此以往,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以及未来的个人发展,因为未来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只有充分相信自己的人,才会免遭怀才不遇的境地。这些孩子应该受到幼儿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那么,到底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
        1.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1.1过度保护
        现代的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无形中就成为了家中最重要的成员,这导致父母和家中老人将全身心的爱都集中给予了这个孩子,如果说父母经历过苦日子,想在孩子身上得到弥补,就会拼命地挣钱在物质满足这个孩子,很多家长常说的话:“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方面你不用担心,我们帮你做”,这种事事包办的态度,让孩子们渐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1.2忽视幼儿的心理需求
        由于父母不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比如“棍棒底下出孝子”,以至于有的父母对孩子非常严厉,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温暖与支持就非常少了,而有些老师对学生有时也过于严厉,这会使孩子长期得不到肯定和认可,慢慢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自卑和怯懦,没有自信。
        1.3过高的期望与要求
        很多父母过高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背负着不切实际的压力,这种压力会造成他们逐渐丧失自信。


他们从小就上各种补习班、艺术班,早早地就承担了家族命运的重担,父母的高投入中含着高期待,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比正常家庭孩子更容易连续经历挫折感,成功体验少,失败体验多,慢慢走向了自我怀疑的道路上,从而形成了“我不行”这样的消极信念,因此,也失去了自信。
        2.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
        2.1多鼓励,多肯定
        学校老师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要经常性地多微笑、表扬和爱抚,不随意批评,注意跟孩子说话的语气要温和,在孩子出现错误或问题的时候,树立观、公正地进行评价。当孩子遭遇失败,老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少指责,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取得进步和成功,也要及时地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
        2.2扬长避短
        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这个道理,这就需要我们扬长避短,将自己优点尽可能地发挥,缺点尽可能地规避,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幼儿身上也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特性,所以,教师要因材施教,帮助孩子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最大程度上帮助幼儿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3在集体活动中体验成功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目标也可以通过班级举办的集体活动来实现,让孩子具有集体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当幼儿感受到自身对集体的价值,也就激发了孩子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教师可以鼓励孩子收集一些为集体奉献的好人好事,然后,通过比一比的方式粘贴到“学习园地”里。这样既让我们的孩子看到了自身的优点,也看到了他人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每个人对这个集体都是有价值的,从而加深了对自身的肯定,极大程度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2.4利用生活情境,树立孩子自信心
        自信心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生活中不放过任何契机,并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小事儿,来培养孩子自信心。当孩子成绩不理想,他们会情绪低落,内心脆弱,这个时候是最需要老师帮助及时调整好心态,帮助他们坚定信念,继续向目标进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社会中,自信心强的幼儿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主动克服困难,把握机遇,自信心的形成才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应该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自信心的培养不是朝夕形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培养自信心要从娃娃抓起。对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要避免纸上谈兵,最好结合幼儿生活实际,从包括家庭、学校、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综合着手。在对幼儿的学前教育中,要加强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这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兰慧.对学前幼儿自信心培养的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8)
[2]桓翠.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7):30-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