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刘功园
[导读] 本文以小学思政课教学中对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为探讨主题,针对当前思政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的落实与发展现状,分析案例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教师归纳整合能力以及发挥思政课育人价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宜春市宜阳学校 刘功园 336000

摘要:本文以小学思政课教学中对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为探讨主题,针对当前思政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的落实与发展现状,分析案例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教师归纳整合能力以及发挥思政课育人价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科学设计教学案例、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案例教学等实践方法,意在优化小学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小学思政;教学
        引言:从当前大部分小学思政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其普遍存在授课方法落后等问题,因而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这一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不仅是为了贴合新课改提出的全新教学要求,也是期望思想教育课程的授课效果得到切实改善。围绕着学科的知识内涵,依托于创新的授课方法,最大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乐于加入到课题研讨中。
        一、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
        理论性程度深、抽象化层次高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显著特点,因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对这门课程的实用性并没有过多的感受与体验,缺少学习兴趣也在意料之中。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程具有塑造学生精神面貌、培养思想感情的关键职能,因而需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予以正确认识。案例教学法以真实、生动的客观事实为基础,将理论知识包装的更为逼真与趣味性,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引导其运用教材上的理论观点、科学角度等,对实际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度的剖析与理解[1]。
        (二)加强教师的归纳整合能力
        思政课涵盖的知识体系较为复杂,涉及的专业理论较为广泛,这对教师的授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对于小学思政教师来说,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理论素养,还需树立个人魅力、拥有责任感,而这只是对教师提出的综合能力之一。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教学情境,实现对课本教学内容的有效延伸,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涵盖领域,强化教师的归纳整合能力[2]。
        (三)发挥思政课育人价值
        当前,小学思政课程工作的开展将理论教学放在了首要位置,忽视了对社会问题以及现实生活的关注。因而要想针对性地解决思政课授课内容,需要改进当前的教学理念,实现与社会热点的紧密结合,关注国内、国际范围内的形势变化。案例教学法正式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径,其向常规的教学环境内引入丰富、生动的社会案例,将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距离进一步缩短。



        二、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设计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思政课中的应用主要以案例为核心,因此要想有效地实施案例教,适宜、恰当的案例是决定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对于教师来说,在设计与选取案例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案例与课程的课堂教学主题是否贴合、是否满足教学要求.思政课程的教育性质与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等存在一定差异,凸显体现了人文化特点,因此与之对应的授课要求也与众不同。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行改动。(2)案例的选取是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在理解与分析案例内蕴含的思想观点时,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因而思政课程的案例需要具备触动情感的作用,获得以理服人的效果,充分体现出写实感与思想张力[3]。
        例如,在学习《小水滴的诉说》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用水的例子为学生讲解水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再指出生活中常见的不关水龙头、污染河流等引发水资源匮乏的主要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整个世界内水资源的匮乏性,树立节约用水的良好环保意识,深刻认识到水资源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二)开展小组合作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意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互动与交流时间,在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直接进行全班讨论,因而可以先预先安排合作小组,以组别为单位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然后再以代表对小组的具体学习成果进行汇报,提高课题研讨的实践成效。依托于合作模式应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合理设置课堂授课环节,把握好整体教学节奏,围绕着指定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并在表达结论与抒发想法的过程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归纳总结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重点在于整个实践过程,而检验实施效果的关键在于最后的归纳与总结,对于思政教师来说,在全面倾听与了解学生的观点、看法后,需站在科学客观的角度评价、总结整个学习过程。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实际案例为起始点,最终也应由对这一案例课题的分析与总结为结束,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并不断的反思与回味。
        结束语:思想政治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其担负着培养学生思想感情、树立价值观念的关键责任,因此教师应提高对案例教学法的重视,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将案例教学模式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张琳琳.小学思品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4):213-214.
[2]江鸿波,林秋琴.试论以“六个一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9(19):46-48.
[3]戈家萍.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八要、三忌”[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8):117-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