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方法 阳双双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阳双双
[导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改革,素质教育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湖南省衡南县冠市联合学校  阳双双  421155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改革,素质教育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要求初中生物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生物知识,并且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本文简单提出了一系列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引文 :初中生物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在学生的学习中十分重要。初中生物学科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生物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和实践,提高初中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使生物教学能够发挥有效作用,从而实现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初中生物课程包括生物以及环境的演变过程,具有生命性的特征,生物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首先,生物教师要将生物知识由抽象化为具体,使学生能够学习生物学科的基础理论,学会分析生活中的一系列生命现象,联想到他们之间的相关性;其次,生物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实验,并且通过实验动手证明自己的猜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然后,生物教师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学习生物的价值,使学生能够逐渐培养生物学习的兴趣,更加主动的进行生物学习;最后,生物教师要深入了解教材内容,根据生物教学目标,通过展示图片或者视频等形式,有意识的对学生渗透生命观念,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1]。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一课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问题,并且将观察生活当做一种习惯。对此,生物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进行发言,说出生活中我们身边的生物。生物教师可以展示机器人模型和多肉盆栽,使学生说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在哪里,生物和非生物有什么区别。然后生物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分组讨论,使小组成员之间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合作学习,并且对讨论的结果由小组长进行总结。此外,生物教师还可以使学生在课下观察生活,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教师要通过一步步的引导,从而实现生物教学目标。通过这种学习模式,不仅能够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学生在生物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有利于生物教学课堂的高效进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
        二、通过问题导入法,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快速时期,对于周围的一切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在生物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入法,能够激发初中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索中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此,生物教师要使问题的提出与教材紧密相连,避免与教学内容偏离的情况发生,要使生物教学能够发挥有效作用,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此外,生物教师还要注意,问题的提出不能过于简单或者过难。如果过于简单,就会使初中学生认为没有挑战性,丧失探索问题的斗志;如果问题过难,就会使初中学生望而止步,无法有效的发挥问题导入法的有效作用。生物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使问题的设计难度始终,才能使生物教学发挥有效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植物细胞》一课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植物细胞结构及其作用,并且通过动手实践学会制作植物细胞装片的基本方法。在学生学会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后,生物教师可以提出首先提出简单的问题,如果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如何判断污点是在物镜上还是目镜上呢?如果为了不让使临时装片内产生气泡,或者减少临时装片气泡的产生,该如何做呢?生物教师通过由浅到深的提出问题,使学生学会思考,通过动手实践来自主解决问题。生物教师可以在学生实验时,在一旁进行指导,避免学生由于操作不当而影响问题答案,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记忆,并且验证生物学科的科学性。
        三、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要使学生通过生物学习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培养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对此,生物教师要找好生物教学中的切入点,及时的在生物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观念,引导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初中学生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时做起,从而培养初中学生养成社会责任意识[2]。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课时,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植被的情况,以及引导学生形成保护环境意识。对此,生物教师可以设计调查活动,使学生之间以小组的形式在课下进行环境调查,分析我国目前植被中所存在哪些问题,我国植被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如何改善我国目前植被现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生物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研究课题,使初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意识到绿色祖国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获得感情上的升华,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语: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十分重要,是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对此,生物教师要重视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在不断地教学实践和摸索中探索出适合初中学生的教学方法,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才能不断提高初中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激发初中学生的生物学习热情,为初中学生生物学习成绩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江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9(10):164.
[2]徐璇璇.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7(1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