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杨莉
[导读] 识字教学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一项教学内容,其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四川省冕宁县漫水湾镇宁雅小学 杨莉 615000

摘要:识字教学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一项教学内容,其重要作用可见一斑。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方式进行识字教学,这种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无法找到兴趣点,难免感觉课堂枯燥,不愿意主动进行参与。现今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中的基本要求,学生拥有主动参与意识,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氛围轻松愉悦,还可以有效提升识字教学质量。本文浅要剖析学生主体参与性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凸显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主动参与性;主体地位
        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使然,其专注力较差,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关注度低,因此相对枯燥的识字课,较难引起学生关注,其主体参与性就变得更低,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趣味性的教学方式、生活化的识字场景、多媒体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识字课堂学习的主体参与性。
        1.采取趣味性识字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主体参与性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需要使用任何方法,孩子都能主动参与,因为学生对此感兴趣,那么不但不会厌烦,还会乐此不疲。因此要想学生为课堂主体主动参与识字学习,将趣味性的方式运用其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进行《拍手歌》识字教学时,这篇课文中都是讲述动物的,笔者采用游戏方式进行,带领学生玩了一个动物猜猜看的游戏,课前笔者做了一些动物文字卡,发给每个学生,并让一些学生根据动物特点进行表演,每名学生在表演之前需要抽取自己表演的识字卡片,这时表演的学生自然的就认识了自己所表演的文字,其他学生来猜表演的是什么,并从自己的卡片中选择自己猜测的动物名称放到表演同学前面的盒子里,这时猜测的学生就能识别自己手中的识字卡,整个游戏过程学生的参与性极高,每个学生都想表演,也都想进行猜测,跃跃欲试表现自己。一节课后,大多学生都掌握了孔雀、大雁、黄鹂、熊猫、雄鹰等文字。课件趣味性的方式。
        再如,教学中笔者还会使用猜谜语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进行“朋、休”等文字教学时,笔者会给学生出谜语,“两个月亮交朋友”,学生很快能猜出,这个字是朋,“一个人在木头旁边休息”,学生很快能猜出是休。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笔者给出谜语后,书写在本子上,在猜测过程中,顺其自然将猜到文字写了出来,有的学生还会自己编谜语来展示自己认识的文字。从以上案例中,笔者也发现,学生感兴趣的自然会主动参与到识字学习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性显出来。



        2.创设生活化识字场景,提升学生主体参与性
        陶行知先生曾说:“文字只是生活的符号”,生活中到处都是文字的体现,购物、出行、就医……,因而识字教学就不能仅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还应回到生活中去,笔者在识字教学中不仅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进行识字,还会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识字环境。
        例如,笔者曾在班级举办了一场“购物节”,让每名学生带几件物品并制作一张带有物品名称文字与拼音的卡片。利用教室中的资源创造了一个购物节的场景,一部分学生“售卖”物品,一部分学生“购买”物品,要求购买物品的学生必须可以识别想要购买物品卡片上的文字,才能获取购物节入场券,而售卖的学生需要能识别售卖物品的文字才能获得销售资格,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带来的物品都是玩具、书籍类,会让同学们对“购物节”更感兴趣,因而学生们会尽力识别文字,让自己获取更多的销售与购买资格。
        这种方式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约束性,需要坐在座椅上。这种场景性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自由在课堂上行走、学习,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其主体参与性也可有效得以凸显。
        3.利用多媒体形式,提升学生主体参与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无论哪一个学科都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汉字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多媒体技术声形并茂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对生字记忆的深刻性,教师可以用图片或简单的动漫来让学生识字。
        比如,把“人”与“门、也、火、本、木、半、立”等通过动态形式分别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识字,同时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文字的演变视频,让学生对文字的演变产生一定的兴趣,进而感受汉字的魅力所在,提高学生学习识字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结束语:
        合理的识字教学方式是学生能否凸显课堂主体参与性的关键,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需要授人以渔,才能使学生感受我国独有汉字的魅力,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自我识字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晓飞.研究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281.   
[2]安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9):50.   
[3]汤成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49):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