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导入环节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周文博
[导读] 良好的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博兴县吕艺镇许李学区中心学校  周文博 

摘要:良好的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可见,在教学活动中做好课堂导入,有效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才是课堂致胜的关键。数学学科有别于语文、英语等其他传统科目,对学生自身的思维逻辑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在教学时生硬植入,学生学起来难免吃力,致使后续教学无法顺利开展。基于此,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课堂导入对推进教学进度、提升课堂效率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课堂导入;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与思维意识形成的黄金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学生整体呈现出思维敏捷、求知欲强烈、能言善辩等的特点。此时,在数学教学中聚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为后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学生感悟数学魅力,调动其对数学的进一步学习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1]。而在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中,课堂导入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此,我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于课堂导入中渗透生活化元素,创设“小情境”
        情境教学法正被广泛应用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自觉、主动进入课堂,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加之,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为此,在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我们可以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以期让他们在相对熟悉的环境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这一情境化的导入方式迎合了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与需求,在数学知识与生活元素的结合中,有效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以数学视角看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百分数”的教学中,在课前我直接提问学生:“同学们,老师这件上衣写着:棉100%,你们谁知道这代表什么意思?在上次的数学测验中,我统计了咱们班学生的数学及格率是86%,大家知道这个代表什么意思吗?在这些生活情境中,有效导入百分数这一概念,并让学生带着对知识的好奇进入课堂学习,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学生们的疑惑也得以顺利解决,收效显著。
        二、于课堂导入中渗透情节性元素,讲好“小故事”
        出于对小学生年龄、性格与特点的考虑,故事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我们可以充分借助学生的这一心理优势,将其应用在数学教学的课前导入中,由故事内容渗透数学知识,在故事情境中,潜移默化地让他们进入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时间”的教学中,我在课堂教学前为学生们引入了他们较为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借助“喜羊羊”“灰太狼”这两个动画片的主要人物进行故事创编:今天,灰太狼一反常态,他邀约喜羊羊在羊村后山的假山上谈判与羊村和解的事情,约定下午四点十分,请问同学们,那时时针与分针分别指向哪里?现在是上午的九点十五分,请同学们帮他们算算距离比武时间还有多久?在这种故事性内容的提问中,对小学生来说,以他们喜欢的故事内容开场,给学生们创造一个完全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数学课堂,给他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其与数学知识的有效结合中悄无声息地开始进入“时间”的教学。当然,我们也要注意故事内容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不能“为了娱乐而娱乐”,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准备故事内容,实现“寓教于乐”的最终目标。
        三、于课堂导入中渗透信息化元素,搞好“小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以其便捷性、丰富性在与教育教学的结合中展现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也要站在教育教学的前沿,审视新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也要顺应趋势、拥抱趋势,打造信息化的数学课堂,给学生营造一个新颖、别致的数学课堂[2]。尤其在最关键的课前导入环节,做好信息化导入,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促使其学习行为的发生。
        例如,在“图案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录制了一节微课,前期,我在研究该章节知识内容时,确立了“了解图形、掌握对称、平移和旋转概念并学会运用”的教学目标,据此,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图形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案例;中期,在课堂导入过程中,我直接为学生呈现视频内容,整个课堂导入在4分钟的视频播放中结束。此时,我发现学生们的注意力全都被屏幕内容吸引,这比直接让他们看教材或者我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解更见效快、效果明显;最后,借助这种对视频观看的新鲜感和教学目标,初步的知识讲解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了大致印象,相应地他们会更有兴趣去进一步学习、思考和探究。
        四、于课堂导入中渗透趣味性元素,抓好“小游戏”
        游戏教学也迎合了绝大多数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也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根据教学内容、生活实践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设计趣味性的数学导入游戏,刺激学生的游戏欲望,促使其主动进入知识的学习中。这种由于内在动力驱使的学习,更容易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其在课堂中有所得、有所收获。
        例如,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教学中,以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抱团游戏”作为课前导入,让愿意锻炼自己口算能力的同学和一些性格外向的学生到讲台上,我在他们身上贴上不同的算式,当我说出一个数字的时候,结果相同的学生抱到一起,看看谁的反应快,我看到座位上的同学们也纷纷跃跃欲试。可以看到,学生们更愿意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
        综上所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还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立足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创新导入策略,逐步探索出真正适合学生学习与成长的数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世忠.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3):119-120.
[2]张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技巧与策略[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848-8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