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探究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齐刚
[导读] 成功源于良好的习惯,一个人的习惯如何,常常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乳山市育黎镇中心幼儿园   齐刚  264517

成功源于良好的习惯,一个人的习惯如何,常常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习惯在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今日的习惯是明日的命运,一个人要想事业成功,好习惯是关键。为此,我园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了探索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游戏最符合幼儿的活动心理和年龄特征,最受幼儿喜爱且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手段,是表现和发展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的活动方式。因此,应针对儿童的特点,将幼儿课程游戏化,引导幼儿多做一些喜欢的游戏,将习惯培养融游戏于一体,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增进知识,发展智力,培养习惯。幼儿在游戏中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比较好。游戏中,幼儿可随心所欲地想、做,幼儿的各种潜能得到了表现的机会。如:幼儿玩“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中,幼儿轮流当老师,模仿老师的动作,回答小朋友的问候“老师早”、“老师好”、“老师再见”等,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玩得很开心,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也得到了培养。游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每个幼儿都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获得了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师应以自身形象影响幼儿,营造丰富适宜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环境和教育在幼儿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幼儿好模仿,幼儿教师无疑是幼儿模仿的榜样,教师的形象如何,都在幼儿心灵上打下烙印。幼儿教师自身思想和品德修养在具体问题上的表现,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活动,所以教师应有热爱事业,热爱幼儿的美好情怀;我们常看到幼儿平时的举动,说话的声调,表情都酷似他的某一位老师。这说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教师会映在幼儿那水晶般的心灵上,都会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影响,如要求幼儿之间友好相处,幼儿园的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友好的集体,不能在孩子面前说长道短,随便议论哪个老师,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做到规范。平时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决不做出相反的表现,用自己的行为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再如要求幼儿讲礼貌,老师首先礼貌待客,早晨见面先问小朋友早;幼儿给老师拿凳子坐,老师要马上回声谢谢。这看起来是件小事,但久而久之幼儿会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在这样的环境中,礼貌用语就会成为幼儿的习惯用语。总之,要求幼儿做的事情,教师一定要有诚实、正直的品质,有礼貌、讲卫生、守纪律的文明行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应体现出高尚的情操,成为幼儿心中的偶像。上课应尽量用普通话,对说过的话要充分负责,许下的诺言要尽量实现。否则,在幼儿心目中,可能会留下老师“说谎、骗人”的阴影。
        三、以表扬、鼓励为主,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获得成功教育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表扬。孩子和大人一样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他们总是喜欢得到肯定的评价,哪怕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的抚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他们通常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横向看待每一个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惩罚。幼儿渴望成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也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我们班上有一位徐子轩小朋友上课随意走动,抢小朋友的玩具,活动期间随便说话,完全不听教师招呼。有一次又到了绘画的时刻,我只见他站起来正准备乱走,我立刻走过去,忙说:“子轩,你是没有笔吧?我这里有”。而且马上又表扬他说:“你看,子轩的画多漂亮呀!很有进步哦。”见我这样说,他点了点头,后来也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了绘画任务.虽然完成的不是很好,但真的进步了。由此看来,哪怕孩子身上有再多的问题,恰到好处的运用表扬和鼓励,也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四、利用家园共育,针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及时沟通。
        在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上,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严厉苛求,对孩子的差错动辄训斥;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无理要求百依百顺,无原则地迁就或过分溺爱放纵,这都会使孩子形成不良行为和习惯。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家园双方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使每位幼儿都健康的成长。首先要端正家长的教育态度。要知道爱不能代替教育,严格要求是爱的体现,其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匆只重知识,轻个性行为发展。要主动地配合班级教师实施教育计划,正确要求和教导孩子,创造条件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互促进,巩固教育成果。针对孩子的优缺点,及时给予表扬和纠正。
        总而言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它需要社会、家庭、幼儿园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必须从大处着眼,细微处入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需要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一系列活动,老师要作表率,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另外家园还要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