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优化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陈燕薇
[导读] 在国内新课改持续推进的今天,新课标成为了小学语文教育的风向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语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佛堂小学 陈燕薇

摘要:在国内新课改持续推进的今天,新课标成为了小学语文教育的风向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语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时代的发展,如今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语文教育需要转变理念、创新方法。教师应立足现阶段教学状况,结合时代发展的追求,寻求适应时代、迎合时代的新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本文以小学语文为例,分析新课标视角下如今小学语文教育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应对办法,旨在保障教育有效性与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教学方式
        前言:在新课改视角下,如今小学语文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语言传承着中华文明,作用十分显著。文化历史和语言历史相生相伴,人类文化活动需要依靠语言进行表达。学好语文知识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同时也能够达成传承文化的目的。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现代教育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属于人类文明核心构成。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育基础阶段。学生如果没有接受过良好语文教育,将很难在人生道路上获得成功。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素质培养,提升学生知识理解深度,帮助学生获得全面成长。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情况
        (一)方法单一
        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很多教师并没有转变思想,使用新课改教学方法。教师认为自己仍旧是课堂的主人公。教师用着应试教育思维,使得教学表现十分单调和枯燥,学生很难集中自己的课堂注意力.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使用灌输教学模式[1]。结束课堂教学以后,教师使用题海战术方法,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反复练习。在传统教学方法限制下,难以培养学生自我修养和能力,难以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二)评价系统落后
        在传统教育观念作用下,如今小学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只考虑学生成绩。这里的成绩只包括最后考试成绩以及排名,忽视了学生平时的表现[2]。对待学生的时候,教师歧视性问题比较明显,更包容能力强的学生,喜欢提问能力优秀的学生.久而久之加剧了班级的两极化问题,并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阅读教学深入浅出
        不少教师语文阅读环节只考虑课文表面内容,不在意其他内容的理解。低年级学生认识的汉字非常少,教师如果讲解深奥内容,显然无法让学生明白所讲的知识。中年级和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讲解表面皮毛,学生虽然能够记住汉字的读法、写法,但是却很难将其变成自己的能力,灵活使用。


比如在学习《草原》一课的时候,不少教师只是简单的让学生记忆了这一课中的汉字怎么写,没有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实际上描述的是美妙的草原风景、热情好客的淳朴少数民族。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优化
        (一)兴趣教学
        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兴趣教学法使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积极性,此时学生就会在兴趣的带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加深知识理解与印象。学生爱上了学习,自然能够提高学习有效性[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够形成语文学习兴趣,就会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探究知识、学习知识。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能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喜欢听各种各样的故事。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这个特点,着眼教学内容,找出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和故事,让学生在教师讲解中形成强烈的学习向往和探索热情。比如在讲解《少年闰土》一课的时候,学完这一课知识,不少学生对于后面故事的戛然而止表示充满兴趣,想要了解后面的故事,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作者鲁迅所创作的其他文章搜集和闰土相关的内容,并续写、编写故事。此时学生不仅被教师所吸引,同时也产生了阅读兴趣、学习欲望。
        (二)情境教学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而言,情境教学是非常好的方式。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表现出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学习欲望。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形成学习动力,实现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和控制。情境教学中,教师按照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确定教学情境,设置情境当中的素材、对话、内容,可以再现情境,将知识灵活、立体的搬到学生面前。
情境教学的方法非常多,比如多媒体情境、实物情境、角色扮演情境等。不同情境效果不同,教师需要根据所讲解的知识、内容合理使用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热情。比如在讲解《将相和》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情境,学生扮演其中的蔺相如和廉颇,学生在情境表演中深入文章,感受文章中不同角色神态、语言刻画的描写方法,形成自己的理解,明白了这篇课文所传达的感情与内容。
        结语:新时期背景下,为了与时俱进提高教育效果,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创新。围绕新课标教学要求和思路,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更具有吸引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学习。在兴趣激励以及情境烘托下,学生走进知识,形成深刻理解。
参考文献:
[1]马元浩.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解析[J].教育观察,2020,9(11):113-114.
[2]何昕凡.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才智,2020(08):67.
[3]王彩晶.浅论语文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J].科技资讯,2020,18(08):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