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情境创设,提高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效果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陈舒婷
[导读] 道德与法制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义乌市前店小学 陈舒婷

摘要:道德与法制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学是新课改理念下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当中,能够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借助信息技术、趣味故事等多种形式来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提升了道德与法制教育的效果,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生;道德与法制
        前言: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内富丰富、知识点特别多,涉及面广主要包含心理学、法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不一而足。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实施道德与法制教育的黄金时期[1].道德与法制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情境教学的应用,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其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中应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让课堂教学不在枯燥,变得活跃起来,有效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的、积极的参与到道德与法制的学习当中,促进了道德与法制教育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心中的“110”》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拨打110后警察叔叔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课件,以此帮助学生增加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学生简单的自救与自护,培养其勇敢与智慧。在这样的情境当中,学生通过观察和体会,产生了对警察叔叔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懂得了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和感恩他人,并促进了学生正确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学生生活的范围比较小,接触外界的机会和时间较少,对于生活和社会缺少足够的认知。因此,在道德与法制教育中,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下,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变得更高,更好的完成道德与法制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例如,在教学《生活离不开规则》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当中的例子进行教学导入。


教师首先可以提出问题:“哪位同学可以说一说,过马路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学生们非常积极的回答,有的学生说“需求看红绿灯”,还有的学生说“要走斑马线”等,这时教师再接着问:“哪么有哪位同学知道,过马路时不能做什么?如果在过马路时打闹、玩耍会有什么结果呢?”生答:“,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有可能被汽车撞伤或是死亡”。通过创设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创设游戏化教学情境
        热爱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是以游戏为基础进行学习的。创设游戏化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3]。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中,教师应用游戏化教学情境,是寓教于乐教学理念的具体展现,将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和游戏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主动学习的转化。利用游戏化教学情境进行辅助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有效的提升了道德与法制教育的效果。
        例如,有些学生平时不能和同学和平相处,经常的骂人和打架。这种情境下,教师就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可以选出两名学生让他们分别扮演打架的学生,然后让那名平时表现不好的同学来扮演调解员,这样,在角色扮演中,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行为,明白了骂人和打架危害,通过反思加深了正确的认识,改正了错误,并且学会了尊重他人和乐于助人的行为习惯。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及时的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与帮助。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使情境教学的优势得到有效的发挥,进而提高道德与法制教育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中应用情境教学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使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调动,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道德与法法制教育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由此可见,教师要科学的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出适合的、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具活力和吸引力,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以此来提升道德与法制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庆甜.借助情境创设  提高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效果[J].科普童话,2020(14):172.
[2]郭邦洪.借助情境创设,提高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效果[J].天津教育,2019(31):112-113.
[3]范琳璐.借助情境创设  提高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效果[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3):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