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与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向杰
[导读] 在高中课程中,生物教学占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第二中学  向杰

摘要:在高中课程中,生物教学占了极其重要的位置。生物教学相对于其他理科教学来讲,是一门实验性较高的学科,受到了许多高中生物教学者的重视。应新课程改革要求,需视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效率。因此,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仅仅需要注重授课知识,更需要在教育理念不断跟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生物教学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生物上的造诣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创新精神,社会发展,核心素养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强大,社会科技水平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创新。教育部门也对高中生物教学有了更高的期许。在高中生物授课中,老师需要将以往的教育方式,不断更替换新,将曾经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转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自我探索,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让他们有学习的欲望。从而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清晰的梳理思路,探索到新问题的来源,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使高中生物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一.如何培养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
        1.讲述生物学家的案例,培养自主创新: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所有理念都是需要根据生物学家们不断的去实验,分析得出结论的。因此,老师们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可以通过讲述许多生物学家在科学实验中的有趣实例,根据科学家的实验思路,引导学生去得出相应的教学结论。提高学生们对生物实验的向往,在实验中不断收获从书本授课中无法理解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创新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不断地吸取高中生物实验中的知识。
        2.融入社会发展的意义,激发创新精神:
        老师可以适当的在教学中将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意识的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们明白,生物实验创新是推动社会如今发展的一大主力,与人类如今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实验创新的效率。比如:我们在学习《基因的本质》时,它为人类发展做出的铺垫和意义。如:我们现在用的手机所需要的指纹技术,人脸识别,或者警察破案留下的线索等都与之纷纷相关。生物科学的成就不仅推动了社会前进的步伐,它所带来的成就影响着人们的一生,为人类创造了无穷无尽的利用价值和资源财富等。因此,老师可以让学生明白生物创造带来价值,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利用新型教学的资源,训练创新思维:
        在高中生物教学课程中,老师可以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多应用多媒体和实验方法来诱导学生学习。将学生在生物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全面的进行思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去进行实验实践。


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让他们在其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梳理所得到的知识,进行分析总结。也可利用多媒体的便捷,先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对事物探索的好奇心,训练学生的散发性思维,让学生多方面去考虑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发展全面的创新思维。
        二.培养高中生物教学创新的意义
        1.应教育部门需要,培养创新思维:
        在新一代的教学中,教育局一直倡导核心素养,在高中尤其重视。因此,在学生们的高中生涯里,学生除了要应对高考所带来的压力,更应该注重核心素养的教育,然而在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只有高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达到生物学初步的研究,为培养生物学人才做贡献。因此,只有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将学生培养成思维全面的社会人才。同时帮助学生能够更的培养核心素养,更加轻松的应对高考所带来的难题。
        2.应社会体系需要,培养创新人才:
        如今的社会发展,经济体系等都是离不开生物技术实验创新的,也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引起了重视。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高中校院,更应该对高中生物教育引起重视。在如今这个经济体系过分强大,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不仅是对社会经济的的重视,更是对创新性人才的重视。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只有努力加强学生对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为未来市场培育出更多的创新思维型人才,引领生物学科技走向社会发展的创新前沿,适应未来化创新建设,促进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将变得格外重要。
        结束语:
        据本文分析,目前创新的培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格外重要,需要各位生物教学者引起高度重视。在如今的社会发展的条件下,教师应该及时更新相关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新型的创新性人才。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教授相关的课程知识外,也应该适当的结合新型教学资源和理念,多让学生实践操作和实验。在学生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并熟练的情况下,加强学生对创新精神和思维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虹,陈梅梅,马兰萍.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以植物器官种子为例[J].衡水师专学报,2003(04):87-90.
[2]李正坤.把生活带入课堂,把知识变成艺术——谈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6):150.
[3]曹博.基于新课改背景的创新模式及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版),2009(08):285-286.
[4]虞阳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6):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