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材的“复述”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陈文红
[导读] 在以往的实际教学中 ,每每进行复述课文的训练,教师觉得太浪费时间无法深入进行,没有有效合适的方法加以引导,因此学生的复述也就总是,啰里啰嗦,不得要领。

饶平师范实验小学 陈文红

        在以往的实际教学中 ,每每进行复述课文的训练,教师觉得太浪费时间无法深入进行,没有有效合适的方法加以引导,因此学生的复述也就总是,啰里啰嗦,不得要领。把课文的所有内容都讲出来,听起来就像背诵课文。复述课文不同于背诵课文,是在理解原文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自己组织语言,按一定的顺序清楚连贯地叙述课文中所写的人物、事情、情节、环境等内容的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遵循原文的前提下,发挥自主性,恰当运用课文中的优美的词句,创造性地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讲出来。
        复述旨在把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那么它要求学生既要把自己理解了的内部思想转变为外部言语,又要对展开的外部语言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整理,使之用词恰当,结构严密,前后连贯,若能在教学过程中长期训练,既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又使学生们的言语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复述训练比起背诵训练,独立性、创造性更强,更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下是我教学部编三下第八单元的几点心得。
        一、把握教材复述要求,明确教学侧重点。
        部编三年级总体复述要求是依据“提示”能够详细的复述故事,不同单元复述方法又有所不同。在对本单元教学前,我对单元的所有课程教学内容安排进行认真的学习,在正确把握教材教学目标上,对每篇课文的复述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确定每篇课文的复述重点。如三下第八单元“有趣的故事”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的学习要求。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以对话的形式总结了详细复述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运用:“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以后,我也要用这些方法复述故事。”词句段栏目又提出“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综合以上提示信息,可以明确本单元语文训练点重点是凭借提示“用自己的话按一定顺序复述故事.”另有语文要素“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这是复述故事必备条件。
        那么,在具体的课文里怎样有效落实“有效复述故事”这一目标呢?结合课后题提示,关于复述方法《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依照表格提示了时间先后顺序,补充顾客和裁缝各自的要求后,再借助课文的插图,课文的衣服插图是按一年四季的顺序编排,给学生一个很清晰的印象,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就能懂得什么季节穿什么样的衣服是最合适的,从而明白课文中慢性子裁缝的说辞是最有说服力的,借助表格复述这个故事(按时间顺序复述)。这样复述课文难度就不大了。     
        再从自主阅读课文看《方帽子店》,它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在学习了以时间顺序复述故事后的实践运用,复述是“选择自己意想不到的部分,用自己的话复述。”在教学中,有一位学生他在复述的时候,还很巧妙地加入自己的语言,把课文最有意思的部分,方帽子店主人发现自己的儿子也戴圆帽子,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对着他干,他气急败坏地抓起儿子头上的帽子,狠狠地丢在地上,说:“你这个吃里扒外的小东西,自家的生意你不照顾,还跟别人瞎胡闹,你要把我活活气死啊!”他把方帽子店主跟他儿子这一部分的对话绘声绘色地自演出来,语气,动作都特别到位,这样通俗易懂的语言也加深大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在座的同学无不拍手称赞。也让学生知道其实复述课文并不难,可以紧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最有意思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复述,既可减轻大家的畏难心理,又起到一个很好的模范作用。
        这不难看出本单元语文训练点是教会学生完整复述故事的两个方法:一是按故事时间顺序和任务要求变化提示复述;一是按地点转换和故事内容提示讲述。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能力训练,从教材安排看是精读课文学方法,略读课文来训练。如三下第八组单元附属训练首先是“选最意想不到部分讲述”,再到全文完整复述,倡导续编故事。训练是由局部到整体再到续编的要求逐步提高。因而,教学本单元要做到整体关照单元要求,依据课文特点有序落实复述表达。
        二、教给方法,明确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已明确了复述故事单元目标和课文中的语文要素,究竟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应该读懂课文,学会转述,给出支架,简单完整有趣是三年级故事复述训练的有效措施。
        (一)读通读熟是前提。任何文章只有读通文句,读出来龙去脉,读懂内容,才能谈理解,谈讲述。故事类课文普遍篇幅比较长,三年级学生刚具备识字、阅读的能力和常识。因此引导较为深入地阅读是第一步。排除字词障碍,运用几种理解课文的意思的方法读通文本,同时需要教师通过有目的的朗读、默读、范读等指导学生先读顺。其次,引导学生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课文的脉络,读通故事(能用一两句话说出起因、经过、结果)。最后,串联“脉络”简单概括。这就是学生将长故事通过起因经过结果串联为简单故事,将故事轮廓留在心间。
       (二)学会转述。“复述故事”并不是背诵课文,而是故事情节在学生内心的重构和转达。


复述故事教学要明确,要以“主人公”身份复述还是以“第三者”身份复述,这就要考虑文中有关语言、心理等人称上的变化。三年级下册第八组,学习园地中“词句运用”就提出了“转述句”训练。这是以第三人称复述故事的一个信号。教学复述课文时,先教会学生转述方法,引导学生,在转述别人的话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理解别人说的话的意思,准确转述;别人说的话中的第一、第二人称要改变;语气词要去掉。为此,我在教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时,随文训练。例:有一位学生在复述课文时,他用了“主人公”第一人称的身份复述,这样,一个人同时要扮演两个人的身份,讲起来就很是吃力,没有条理,又让其他同学听起来不清楚。我及时引导他,用第三人称“他”来转述文中两个主人公的话。像文中(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指的是明年冬天。”)可以改为:(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指的是明年冬天。)。这位学生随后用我指导的方法复述课文,讲得比刚才流畅、清晰,学生也听得很清楚。这样我在后面课文的教学中循环训练、巩固转述的方法,这是恰当复述故事的保障,也是高质量复述故事的保证。
        (三)建构故事支架是关键。三年级学生要完整复述较长的故事,只凭记忆还是很困难的。其实部编教材编排从二年级开始,早以给出梯度清楚地复述支架:如二年级借助图片、表格等讲故事,再如词语提示,发展思路图提示等,三年级详细复述,同样有表册和图片内容提示。例如三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课后给出标有时间顺序的表格,不同之处就是学生在补充“顾客和裁缝”各自要求后,按时间顺序复述;而《漏》按故事发展列出地点并给出各地点主要内容作为学生复述的提示。教材已有“支架”教师需稍加加工补充,有了复述支架思路图,不论是完整复述还是部分复述便轻松多了。
       部编教材故事复述能力训练教材在课后习题中会有“支架提示”,依据支架有序复述训练、提神言语智慧.难点是“用自己的话”而不是背课文,这需要教师着力突破。
        (四)是把故事复杂情节简单化。首先三年级故事复述是用自己的话讲得简单完整,然后追求讲得有趣。用自己的话复述与书面文字表达有一定的区别,是将故事情节内化于心,信手拈来随口能说的口头语言的反映,是学生内心自我重构的行为,具有亲和自然、相机增减等特点。三年级故事复述完整是故事情节起因经过结果的完整,而各部分情节因个人喜好、能力可以有详略取舍的调控。如有的学生阅读课文后记忆力、内化能力强,他对每一部分复述很细致,而有些孩子能力弱些,复述则是简单,但我们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只要对故事起因经过结果讲到即可。
        因此,部编三下第八组故事复述教学是侧重于以第三者身份完整复述。教学在在熟悉故事内容后首先要教会学生用第三者语言转述人称形式变换的方法,这也是为复述做好铺垫。
        其次保证完整详略组合。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能在“支架”帮助下完整讲述故事的来龙去脉。然后引导学生对重点或感兴趣的情节丰富补充,对次要情节或不感兴趣的简略复述。这就是保证故事完整又有详略重组的内化训练。例如《漏》故事的起因可以简略表述:“从前,一个老爷爷和一个老婆婆养了一头小胖驴。山上的老虎,山下的贼都想偷这头驴。”结果可以为“老爷爷和老婆婆望着望着滴答漏雨的屋顶说,唉,又漏雨了。”故事经过鼓励学生依据不同地点和内容提示,侧重某一部分尽可能较细致复述即可。教学引导学生完整复述故事,但要避免强行背诵课文文字。
        最后,力求有趣延伸。在学生将故事情节前因后果内化“完整”后,结合学生感觉引导鼓励自我加工,《漏》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贼和老虎都有共同的特点:愚蠢、贪婪。我觉得课文中最精彩的最有趣的内容有三个片段。一是贼因为紧张、害怕而从屋顶摔落到老虎背上,老虎驮着贼拼命逃跑;二是贼和老虎因为害怕互相摆脱。三是最终滚落山坡后的双方直面相对,都吓昏了过去。这三个片段的情节有很多巧合和误会,一次比一次滑稽,一次比一次幽默,也一次又一次的将故事推向高潮。复述时,可以对部分过程适当“添油加醋”,恰当辅助于语气、神态、重音、动作等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复述教学要尊重学生能力的差异,及时肯定学生对故事适当改造和自我创造,而故事复述的趣味性在三年级不宜强求,仅为延伸铺垫。
        三、注重鼓励,激发复述欲望。
        本单元安排的课文是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三年级学生对有趣的故事比较感兴趣,《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两个人的性格相反,对话诙谐、有趣。《方帽子店》店主跟儿子对新生事物的不同反应。《漏》在语言表达上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如,老婆婆说:“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语气词“哩”为故事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又如文中“旋风一样,停都不停”“这下我可活不成了”都来自生活中的口语,读来不费力,通俗易懂。课文的插图人物神态、表情也富有童趣。《枣核》中的枣核是个小英雄形象,他聪明、勇敢、有智慧,智斗衙役、惩治县官,大部分学生都特别崇拜英雄,像枣核这样的英雄更是感兴趣。一说到复述故事,大家都跃跃欲试。每一篇课文在进行复述训练时,都有一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积极举手想参与,我都会给他机会,并鼓励他、引导他,虽然讲得不怎么好,同学们还是给与他掌声,这样更激发他们复述的欲望。
        总之,三年级故事完整复述是学生信息提取和整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训练、提升的有效措施,应该切实重视,创造性的落实。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