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唐德馨
[导读] 在科技的发展和推动下,如今小学语文朝向现代化、信息化方向转变。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西街小学 唐德馨

摘要:在科技的发展和推动下,如今小学语文朝向现代化、信息化方向转变。为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保障教学有效性,语文教师必须做好教学思路的研究和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作为引导,达成目标的同时规避本末倒置问题发生。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前言:当前不论是什么教育阶段,都在积极广泛的引入信息技术教学。语文是我国教育系统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同时也是小学教育阶段十分重要的部分。面对信息技术广泛使用的今天,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教育观念同样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改变。有了趣味多彩的课堂,学生才能主动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一、转变思维充分发挥技术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引导性作用,为课堂教学提供辅助性功能与支持。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从过去的填鸭教学变成探究深思教学。使用科技手段提高语文教育高效性与时效性[1].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技术优势、教学价值。用动态学习模式,不应该拘泥于传统模式和方法。在学生表现出学习主动性以后,自然可以提高教育效果。
        现代科技的应用需要将重点放在辅助功能价值。课堂教学中,课件播放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课件本身有着丰富精彩的素材,这些内容具有吸引力[2]。浅尝辄止能够吸引学生目光,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但如果教师过多的滥用信息技术,则会本末倒置,导致学生思维出现偏差问题。现代科技手段教学,需要教师以信息技术研究为基础,分析学科教育要求,学生当前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合理使用。发挥过渡、引导作用。比如在学习《琥珀》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导课环节使用信息技术营造情境与气氛,询问学生知不知道琥珀,随后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了解了琥珀是树油包裹昆虫形成的。学生被画面所吸引,随后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认真听教师教学。
         二、创建情境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小学语文教育中,设置情境是非常常见的教学模式,属于具有创新性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教学,完成知识导入[3]。营造自在、柔和、轻松的课堂气氛,此时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学生此时将不再认为学习是无聊、枯燥的事情,学生会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美妙的导语十分重要。导语能够创建情景,让学生深入情景中学习知识,完成对学习内容的学习和探索。


比如在学习《盘古开天地》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盘古开天辟地的动画片,此时学生被深深吸引,对其中的画面和景象感受到极其震撼。此时每一名学生都产生了强烈向往,教师这时候提出问题:盘古如何做到开天辟地的,为什么盘古决定开天辟地。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了课文阅读,深入探索。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学生形成了学习主动性,从过去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三、使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识字识词能力
        字词是小学语文教育中最为基础、基础、重要的内容。当然字词知识的学习存在理论化、知识化问题,所以部分教师教学中,无法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难以保障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这样的问题,学生被画面所吸引,形成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首先是单个汉字的学习。过去学习汉字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中写下所要学习的内容,随后组织学生一起读、模仿写、记忆。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只能强制性记忆,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汉字的形成原理。事实上我国的汉字造字拥有相应的规律,只要按照六种汉字的造字方法学习,就能够顺利掌握汉字。比如学习《日月水火》的时候,这几个字属于象形文字。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呈现太阳、月亮、水流、火苗的动画,随后在动画中渐渐将太阳演变成日,将月亮渐渐演变为月,将水流渐渐演变为水,将火苗渐渐演变为火。此时学生顺利的记忆与掌握了汉字。趣味的课堂让学生顺利掌握了汉字规律,了解了汉字的学习方法。
        对于多字以及词语知识的学习,小学语文使用信息技术同样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过去学习字词的时候,依靠的是连接单个汉字,串联字词句学习。信息技术则不然,信息技术能够创造情境,并结合学生所学习过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对字词建立系统性的理解,发挥引导性作用。比如在学习《陀螺》一课的时候,这一课中所要学习的汉字有很多,比如否、旋、况、兵、品等。否这个汉字可以组成很多词语,否决、否定、是否。在学习这个汉字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否的使用方法,带给学生深刻印象。
        结语: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引导性作用,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在情境中调动学习热情,在实践中增加学生知识理解,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与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潘生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81.
[2]朱伟.试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单元整体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44.
[3]路锁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