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学方法激活高中信息技术课堂 张丽芳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张丽芳
[导读] 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属于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形成信息化素养以及提升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途径。

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高级中学 张丽芳 712100

摘要: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属于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形成信息化素养以及提升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途径。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在较长时间内对教师教学方法选择的影响比较深远,使得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且落后,难以达到新课改的教育目标。如何将创新理念融入到教学方法当中,运用多元化方法优化教学效果成为了教师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本文就巧用教学方法激活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展开了一系列的浅析。
关键词:教学方法;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前言:当前,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于具备信息化素养的人才需求也有所增长。这就体现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以新课改为导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完全适用于现代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要求教师对于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革新,并将更加多元化以及新颖化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环节,促进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得以构建。
        一、融入趣味化元素调动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生而言,一旦形成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其形成主动探究知识,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只有教师能够通过选择与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促使学生投入到对于知识的学习当中。所以,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着手点,向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趣味化的元素,比如,游戏、比赛等活动形式,使抽象化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够以直观且充满趣味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乐趣。在兴趣的驱使作用下,能够使学生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效率得到提升。例如,教师讲解到“信息及其特征”这个部分时,由于教材当中列举的理论知识和案例较多,大多偏向于叙述的形式,学生难以产生阅读的兴趣。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下载《三国演义》中《空城计》这个故事的视频资料,进行相应的剪辑,在课堂中导入进来,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相应的情境当中,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的多样性以及重要性。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个“连连看”的游戏,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而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的知识。
        二、以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程知识
        问题可以作为知识的一种载体,能够有效将学生的思考动机以及思维调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能够对于知识进行深入学习与探索。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一改一味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应该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将知识点转化成问题的形式,带给学生启发与引导,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从而驱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强化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理解程度的同时,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


例如,教师讲解到“防治计算机病毒”这个部分时,为了使学生能够主动对于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探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理解程度为其设计问题,大多数学生对于病毒的认知较浅,只知道运用360软件或者电脑管家能够查杀病毒,却不了解病毒的结构与危害。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有哪些?以怎样的方式影响计算机?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让其针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自主讨论,使学生之间形成思维的互相碰撞,从更加全面的角度理解信息技术知识。
        三、立足信息技术知识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高中信息技术属于一门实践型课程。教师只有从实践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强化指导,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内化成自身的信息化素养,使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得到提升。所以,教师应该对于开展实践活动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同时进行计算机知识讲解、演示以及指导,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的过程,对于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并形成扎实的理解与掌握,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得到提升[2]。例如,教师可以借助超星学习通这个平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针对于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为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使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四、借助信息化设备与技术构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相对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其需要借助信息化设备与技术才能得以构建。以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教师可以尝试构建翻转课堂,将每个学习环节串联起来[3]。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使得课堂时间能够被充分利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教师讲解到“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这个部分时,在课前,教师可以将本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归纳下来,比如,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采集信息的方法、信息的整理、分类与保存等,分别将其讲解过程录制成专题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观看与预习,记录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学习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收集学生所反馈的问题,将其作为讲解重点,带领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或者组织其进行自由讨论,突破学习难点;在课后,教师可以督促学生借助微课对于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所强调的知识点进行复习,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量逐渐提升的背景下,使得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着较大的教学压力,要求其对于教学方法实施创新。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融入趣味化元素调动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以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程知识;立足信息技术知识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借助信息化设备与技术构建翻转课堂。通过本文对巧用教学方法激活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展开的一系列浅析,希望能为促进高效课堂得以构建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贾书霞.如何构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19.
[2]徐燕.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9):140.
[3]刘建宏.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4):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