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探索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王隆英
[导读] 伴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落实和发展,广大教育者开始注重对小学生开展互动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学生正处于天真好动的年纪喜欢群体生活。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第三实验学校 王隆英  3654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落实和发展,广大教育者开始注重对小学生开展互动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学生正处于天真好动的年纪喜欢群体生活。在小学课堂中构建互动教学模式,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展开激烈的讨论,促进教学活动的游戏开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课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采用互动教学的模式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数学课堂现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
关键词:互动教学;学习成绩;教学质量;数学课堂
        教师应当注重从小对学生数学学科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模式,灵活的教学手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互动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欲望。教师也可以利用更短的课堂时间,结合教学资源达到理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完成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互动教学现状
        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受传统教学的观念影响,不懂得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导致数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足:第一,教学模式过于死板。许多数学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课堂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来学习数学知识,不知道如何去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去引导学生。导致数学课堂气氛低沉,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思想观念落后。数学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采用了错误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恐惧的心理,不敢向教师提出问题。一段时间问题的积累容易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产生知识脱节,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探索
        1.和谐氛围,有效互动的前提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应当注意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的活跃思维,提高记忆和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学生出现错误的问题时教师应当作出正确的引导,尽量少对学生批评指责,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活动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采用适当的互动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良好的表现舞台。


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知无不言,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情。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引用互动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我国数学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2.自主探究,有效互动的关键
        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当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开展教学内容之前引入结合本节内容中心的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根据问题深入探究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主观意识。好的问题导向能够对学生学习和理解本节内容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当确保所设计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尽情的去探索,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导向。让他们找到不同三角形各内角之间存在的神奇关系。问题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课堂上有的学生通过剪裁和拼接三角形图案。有的同学通过量角器计算和测量三角形内角,通过这种互动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将本节知识与生活实际建立起联系.学生能够遵照教师给的命令,按照自己的解决问题思路开展着问题的探究,最终能够得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减少师生之间的隔阂,让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
        3.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效互动的重心
        通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需要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综合素养,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能够完成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模仿记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应当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分组。注重教学活动的做法、程序和注意事项,明确各学生在小组内的分工。例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校门口对来往的车辆进行分类整理,让小组长去安排每组组员记录的车辆型号,实现科学的统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一段时间过后通过各组学生的数据统计结果,评选出最佳的组长和组员,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和奖励。通过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培养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懂得表达自己的观点,彼此交流学习技能,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应当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开展互动教学活动,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沈诚.小学数学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策略的研究与体会[J].赢未来,2017(13):93.
[2]方冬敏.低年段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以“1分有多长”教学为例[J].新教育,2014(22):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