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职校教育专业中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张发品
[导读] 人类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正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张发品

摘要:人类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正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职校学生正处于信仰形成、树立的关键时期,加强职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是职校学生构建自身精神家园、实现自身健康成才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所在,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学教育
        一、正确认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1.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意蕴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引导职校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实践养成活动。
      2.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质是意识形态教育。信仰教育指向的是人的价值品格与社会品格的养成,是引导教育客体对终极价值反思、觉醒、认知的教育[1]。
      职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指在新时代,把共产主义发展的最高理想和信念循序渐进地融入职校学生的思想当中,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职校学生头脑,培养职校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
      二、新时代职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调查
     通过对本校职校学生问卷调查,共采集有效样本总计1429份,调查对象主要来自某校的在校职校学生,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主要在1999—2001年龄段。其中女生问卷样本共计1189份,占到样本总数的83%,而男生问卷共计240份,这符合我校的男女生正常比例.前期问卷调查设置16个题目,中后期问卷调查设计11个题目,问题设置科学、较为客观、符合实际,问题涵盖面较广,包括对职校学生有无信仰的调查,信仰对职校学生来说重要吗?职校学生的信仰是什么?职校学生心中的马克思主义?您从哪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您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吗?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职校学生是否应该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职校学生是否会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政课的上课态度?马克思主义对职校学生的影响等等问题,这套调查问卷能全面、科学、客观地了解职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1.职校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息和决心在稳步提升。91.2%的职校学生认同“新时代,我们的最大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93.2%职校学生坚定“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中国走向强大的领路人”,他们高度认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进而坚定跟党走的决心。
      2.职校学生对于党中央领导集体“亲民”“实干”和“扎实”的作风高度认同.92.7%的职校学生对于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坚决果敢的态度与决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3.职校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表示坚决支持。


94.1%的职校学生认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93.2%的职校学生认为“职校学生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添砖加瓦”,97.8%
     三、构建职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1.积极主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首先,要培养职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念,职校学生应通过大量泛读和精读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其次,职校学生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个人的政治觉悟;再次,合理安排思政课和其他课程的时间比重,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时间应该进行平衡,既要学好专业课,也要注重思政课,做到思想上有信仰,行动上有希望。
      2.重新塑造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理念
      教师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起重要主导作用。因此,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教师队伍,对其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行“重塑”。
      首先,要对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的个人信仰情况进行摸排,《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3]。”培养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其次,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的个人修养,弘扬正能量,使他们成为职校学生思想的引领者,职校学生成长的引路人[3]。
      3.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学方式
      3.1创新思政课教育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课是高校开展信仰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应立足于现实基础,创新改革教育理念,加强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切实增强信仰教育的实效性[4]。”我们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创新思政课教育理念.教育者先受教育,立德樹人者先立德。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
      3.2创新思政课课程内容
      思政课不仅单纯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学习,更是科学共产主义的构建。思政课的内容不仅仅是课本,不光讲马克思主义,还可以讲历史、讲形势和政策,还可以讲时事政治,还可以讲中国故事,使思政课鲜活明亮起来。
     职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融入大学教育,引导职校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构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共产主义信念,学会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实践,最终实现“知行”统一,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晓捷,康少波,张泽旺.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挑战与进路[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07).
[2]梅萍,胡红生.苏联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历史反思与当代启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7,(01).
[3]张超.新时期职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建构[J].才智,2012,(07)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实践》课题资金支持,项目编号:2019J04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