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节音乐欣赏课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朱姹
[导读] 随着各地教育部门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也相应地制定了一系列新规程,并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来相应该地教育部门的新规定。

义乌市义亭小学 朱姹

摘要:随着各地教育部门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也相应地制定了一系列新规程,并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来相应该地教育部门的新规定。学校领导与教师不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而是促进学生身心全方面的协调发展。针对各级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师和学生也应对该方面给予重视。
关键词:音乐教学;欣赏课型;课程资源
        无论从备课途径,还是从授课过程,课后评价与反思的角度来讲,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音乐课要求教师与学生从思想上提高重视程度。在以往课程大纲中,师生团体不约而同地将视线的焦点放在语数外课程上,但是现今的素质教育要求他们以前所未有的认真态度来对待音乐课程。
        一、素材性资源,内敛外延中有机整合
        1.将教材读薄
        在面对音乐作品形式丰富多样,数目较多的欣赏课型中,教师与学生往往在课堂的开展过程中接触到平常无法企及的民族色彩浓厚的传统音乐,教师要能够适当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探索每一件作品的节奏音调,体察作曲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常来讲,音乐教材是按某种思想主题来划分细小单元的,对于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来说更是如此,在三年级小学生的使用教材中,针对不同民族的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教材编者专门设置了一个单元。在以学期为授课单元的教学过程中,一册书对应着一个学期,对于书本上繁多复杂的海量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各单元,各知识点的精读工作,掌握得当的学习方法将教材读薄。
        2.将教材读厚
        音乐作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课程大纲不仅要求音乐教学在课堂中有条不紊,井井有序地开展,还要求师生群体放眼于课堂以外,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既能关注到年代久远的音乐作品,又能跟得上顺应时代潮流的音乐形式。对于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来说,他们除了在语数外课堂中有所建树外,还需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有出色表现,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作为“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当与专业教师团队携起手来,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与学习氛围,使他们即使在脱离课本与课堂的情况下,也能从生活中边边角角学习到新鲜知识。
        二、条件性资源,节奏脉动中触摸探索
        1.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一堂完美的音乐课中,教师的精彩讲授和适当引导是必要时,但同时还应意识到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翁,占据课堂开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最终还是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例如,在《滚核桃》音乐欣赏课中,音频的播放与民族风情背景的介绍就由教师来完成,而对于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可分配到学生手中。这里的再生资源指的就是教材专业知识及音乐作品被学生的感知系统消化吸收后,在他们头脑中形成的专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为了有效实现课本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必要时还可开展小组间的竞争学习。



        2.身边资源的开发利用
        对于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来说,他们不仅要能掌握高超熟练的教学技巧,储备有扎实充足的专业知识,和学生保持持续稳定的良好关系,还要能针对课程收录的音乐作品形成自己的见解,能够以批判性地目光看待教材单元的设置与编排,并在此基础上,对已有教材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
        若想让学生接触到除了课堂讲授,书本内容之外,与音乐有关更多的精彩知识,教师就要注重对身边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观市音乐博物馆,或代理他们去欣赏一出音乐演奏会。对于时间精力与经济状况有限的教师来说,上述教学环节可能难以实现,这时,他们通过课堂上触手可及的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即可。例如,在《滚核桃》欣赏课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将器材室中的小鼓和红绸接到教室中供学生参考使用。由于专业器具数量有限,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需要,教师可以按组分配,并鼓励每个小组在利用小鼓敲击的同时,适当将注意力分配到对桌面,书本等拟用工具的使用中,鼓励他们通过双手拍打,桌面敲击以及拍动课本的方式来感受另类的音乐律动。
        三、人本性资源,游戏擂鼓中对峙助阵
        1.教师资源
        在“滚核桃”欣赏课上,教师在示出了“××××  ××××”的音乐节奏后,可鼓励学生开展各式各样,紧紧围绕课程主题的游戏,以此为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亦师亦友,和蔼可亲的教师形象。在游戏环节中,学生无论从参与度,注意力集中度,还是好奇程度都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涨,为避免课堂秩序失控的状况,教师首先应制定好条理清晰的游戏规则,并能灵活应对突发的课堂事故。在该环节中,教师可以扮演的角色包括引导者,监督者,参与者以及决策者,充分发挥教师资源的优势和特征,在师生互动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适当牺牲课余休息时间为学生进行授道解惑。每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汲取到拓展延伸的音乐知识,并在形成自己独立见解时有所困惑,教师都应对主动进行询问了解,并尽自己所能给予最恰当的解释。
        2.学生资源
        学生本身的思维状态,言行举止于课堂而言都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资源,而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犯的错误,教师更需要深刻意识到从中积累宝贵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将其作为稀缺的学习资源,进行仔细的总结反思。在小组活动及游戏环节中,教师往往能够体察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仅是他们的性格特征,做事风格还是思维方式都呈现出各式各样的特性。
        总之,在音乐课的展开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接触到形式各异的音乐课型,如学唱课,欣赏课,表演课以及实践课。无论开展哪种课型,教师都需要仔细研读教材,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极限来最大程度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其在音乐材料丰富的欣赏课上,教师更需要投诸比普通课程多出一倍的心思来完成一节完美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苗飞.“浅谈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7(12).
[2]朱岳平.“从一堂公开课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学周刊,201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