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李勇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李勇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严重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福和希望小学  李勇   46555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严重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引言:随着国家在对贪官污吏的强力打击与反腐倡廉的发展目标背景下,我国对于从小就开始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相关教育有了高度的重视及关注,而对于新课程改革时期下的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也有了新要求。所以如何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能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关注度与认知度,并且能让小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实实在在的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与核心素质,这对于学校及道德与法治的任课老师来说应将其作为主要研究的方向及探讨的目标。
        一、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现状问题
        (一)忽视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忽视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老师仍旧用传统灌注式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剥离开来,没有考虑小学儿童因年龄较小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有限性,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落实核心素养。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改进
        很多道德与法治教师还没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没有深刻体会我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还未能从学科角度深入剖析核心素养与学生之间的密切关系,造成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对学生学科必备技能和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培养流于形式,对学生的三观正确培养效能大打折扣。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建立课堂中的情景教学,吸引学生课堂的注意力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经验与阅历都有所欠缺,因此对于教师在课堂中讲述的一些课程内容其思维模式还处于具象思维的模式中,并且很难理解课本中的一些内容及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通过课堂情景教学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更加便于理解课本中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学习能更加透彻,还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以此加大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实际生活中事物的理解及运用。
       (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的目的就是保证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促进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其本身的可塑性较强,若是能够在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学生的未来发展将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及成长都是极为重要的。反之,若是在这一时期养成了坏的习惯,势必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无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其中包括诚信、卫生和学习等各个方面。
        (三)改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式,突出小学儿童学习的主体性
       小学儿童由于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认知水平也很有限,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要遵循小学生所处的身心发展规律,改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式,积极主动把核心素养的要求纳入教学范畴,通过活泼灵动的教学情境设计,引导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特色和魅力,在具体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中我们可以把学生置于角色的扮演,在扮演中积极探索和感悟生活的真谛,突出小学儿童学习的主体性,为孩子营造积极、健康、快乐、创新等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孩子们在活动型的综合课堂中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四)促进学生深度体验参与
        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优化,使教学重心能够从书本知识的传递转变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让学生产生心灵上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教师形成良好的沟通环境,并充分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中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水平对学生今后未来人生道路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与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时,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展开多种类型的教学方法来教学,从而小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能够有效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祖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6):28.
[2]钟冬林.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9(03):194-195.
[3]刘汝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7):2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