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实施途径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杨志萍
[导读] 在小学阶段组织学生参与数学课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具体的育人思想和方法上进行创新。

福建省晋江市西园街道版筑中心小学 杨志萍

摘要:在小学阶段组织学生参与数学课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具体的育人思想和方法上进行创新。积极践行趣味性育人思想,围绕具体的授课活动进行创新和优化,让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基础,全面提高学生在数学课上的综合学习和探究能力。下面,主要就数学课上的趣味性教学方法和路径进行合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实施途径
        前言: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下,作为数学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并对具体的授课模式进行有效创新。让学生在参与数学课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较强的兴趣,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从而让学生以较强的动力参与到课程探索和学习当中,保证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高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数学课上,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在趣味性教学思想的导向下,加强情景法的深入贯彻,并以此为支撑有效改良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情境支撑和体验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1]。激发学生在数学课领域的学习兴趣,提高整体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比如说,在针对“生活中的负数”进行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则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层面出发,对具体的授课活动进行创新。通过多媒体的支撑,构建更加直观生动的课堂情境,将生活中的天气预报引入到课堂上,让学生在情境观察和体验的过程中思考天气预报中负数所具有的含义。同时也可以在多媒体的助力下为学生直观展示具体的数轴模型,并对应展示正负数,让学生分析正负数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和联系,帮助学生在情境赏析的过程中就负数有关的数学概念和相关的数学规律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融洽师生关系,科学选取教学方法
        在趣味性教学有效实施的过程中,作为数学教师需要从师生关系层面出发进行合理优化,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课堂环境,在教师形成一定情感认同的同时也能够自主规范自身在数学课上的态度和具体的行为表现.同时,在组织学生参与数学课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法上进行创新[2].让学生拥有轻松、趣味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
        比如说,在围绕“认识分数”开展授课的过程中,则可以合理地设置学习环境,在课堂上将生活中与分数有关的案例展示到课堂上,例如呈现生日时分蛋糕的情境,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和探讨分数的概念与含义,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散。


在趣味性教学目标导向下,教师在组织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有效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互动的方式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针对相关的数学规律进行深入探索。比如说,在组织学生就“周长”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则可以设置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制作图形模型,如设置长方形模型,然后通过测量等实践探索让学生有效掌握其在周长方面所呈现的特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就具体的数学规律进行深入探索,让学生能够有效内化数学课中所包含的基础知识,提高整体的学习效能。
        三、合理利用游戏活动,深化学生数学意识
        在组织数学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践行激趣思想为导向,加强游戏活动在数学课教学领域的深入贯彻。规范组织趣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和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乐学意识,并在游戏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课基础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比如说,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游戏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根据生活常识储备进行实践探索。
比如说,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小数的乘法运算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计算思维,则需要进行游戏情境合理构建,将生活中的购物情境搬到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模仿售货员和顾客进行小数乘法运算。同时也能够通过游戏情境的构建和活动的实施,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在数学课领域的学习和参与动力。
        四、培养良好习惯,提升学生能力
        在数学课讲授期间,作为数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有效培育,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建设。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意识[3]。在组织授课的过程中通过问题情境合理设置,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和探索。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积累学习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比如说,在组织学生就“面积”进行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则可以根据不同图形就面积特征和规律进行深入探索,总结学习经验。
        结论:依前所述,对于小学生来讲,趣味性的学习活动更能够让其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让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动力。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师生关系优化以及组织趣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拥有较强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玉清.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才智,2020(18):28.
[2]孙青.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兴趣教学的策略研究[J].才智,2020(02):170.
[3]吴丽.以生为本,构建趣味课堂——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教学实践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7,4(10):234-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