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来优化职高音乐教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吴承蔚
[导读] 音乐学科是职高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有效的音乐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杭州市拱墅区职业高级中学 吴承蔚

摘要:音乐学科是职高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有效的音乐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职高音乐课堂之中,职高音乐教师要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职高高音乐有效课堂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音乐环境;职高;音乐教学
        引言:音乐是一门通过音符来表达情绪,缓解人们生活压力的艺术。职高音乐教学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创新性的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营造出开放、热烈的音乐氛围。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出充满活力的音乐课堂,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一、现阶段音乐教学概况
        在职高音乐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很多因素经常共同作用,导致整个音乐教学效果不佳。通过相关调查,我们发现职高音乐教育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一些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没有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教学模式的构建。其次,音乐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存在差距,一些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讲授古代和现代的杰作,但是这些音乐作品往往和学生的生活存在巨大的断层。再次,音乐教学过于专业化,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音乐教师经常教授专业的音乐知识,而大多数学生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他们经常会出现不理解音乐教师所教内容的情况。
        二、通过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来优化职高音乐教学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运用网络媒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音乐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歌曲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突出音乐的特征,使学生在欣赏和表现中增强音乐理解、表达能力,提职高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职高音乐教学时间有限,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教授学生欣赏、演唱和表现,因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音乐教学的质量。信息技术是现代化课堂中的必备工具,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灵活、形象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认识到多元化的音乐形式,激发起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此达到高效的职高音乐教学效果。例如,在《土风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展示七个音组成的歌曲《七个好朋友》,为学生介绍捷克的风土人情,再播放《土风舞》,教授学生带有捷克特色的舞蹈动作,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中欢快喜悦的情绪。这样能使学生在多样化的音乐形式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表达能力。



        (二)、引入多元音乐文化,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许多人在谈论音乐文化时,都认为音乐文化繁杂、俗气、陈旧,这种成见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音乐文化。对职高音乐教学进行研究,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摒弃这种错误观念,使学生从认知的角度改变对音乐文化的认识。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音乐文化的传承,保留传统音乐、西方音乐的基本元素,但也要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使音乐保持生机与活力。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的时候,可以把西方音乐和民族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巧妙地结合起来。比如,学生欣赏钢琴曲时,常以贝多芬、莫扎特等著名钢琴家的作品为例进行讲解。它们的作品的确是钢琴的典范。而在职高音乐教学中,还可以挖掘民族音乐资源,引入多种元素。事实上,在我国也有一些著名的钢琴曲目,如《黄河大合唱》《百鸟朝凤》等,它们在传统音乐方面都是名列前茅的。这几首曲目融合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和美感特征,又加入了西方音乐的创作手法,融会贯通,富有感染力。通过对这类音乐资源的挖掘,可以丰富音乐教师内容,展现传统音乐的时代感和包容性,有效传承了音乐文化,对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构建生活化音乐课堂,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音乐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并影响生活,二者交织而存。在职高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音乐的生活化,引导学生已知生活经验与音乐开展深层次的碰撞与交互。生活化教学手段作为职高音乐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教师需要依据两个原则,才能有效发挥生活化的教学效果。第一,音乐观与生活的结合。在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音乐教学,是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阶段的音乐学科不能向职业化、专业化音乐特长课展开。而是应从“知识本位”向“以人的发展为主”转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音乐的内涵,从而推动学生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第二,教法与学生生活相结合。音乐从生活开始,同时也从书本开始。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将传统单一化、封闭化的教学方法转为多元化、丰富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其情感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
        结束语
        在艺术类中职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全面考虑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发挥好榜样作用,耐心教导学生,教学方式也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对教学环境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进行教学,使音乐课堂充满趣味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何晓静.职高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与声乐演唱的内在联系[J].北方音乐,2019,39(11):177-178.
[2]焦青松.职高音乐欣赏教学中融入音乐素养探析[J].黄河之声,2018(18):106.
[3]周思源.浅谈职高生在音乐课堂聆听习惯的养成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7,4(50):331-3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