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学生语文学习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葛丽娜
[导读] 我国积极推进了素质教育,这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发展水平。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华远君城小学  葛丽娜 710032

摘要:我国积极推进了素质教育,这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发展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职员工要明确地认识到,小学阶段学生主体的学习特征。因此,本文开展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工作,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们语文学习、语文素养形成的关键阶段.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上,学生们被动地学习知识,学生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提升。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广大教师需要积极去探索的问题。
        一、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兴趣
        是展开某种活动的动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培养兴趣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而良好的课前导入犹如音乐剧的序幕,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更加积极自主的投入到正式教学当中。对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课堂导入环节予以充分的重视,采用有效的方式为学生设置良好的课堂导入,以此集中学生的精神,将学生自然的带入新课学习当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课堂导入。首先,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或视频,不一会儿,学生的注意力全放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上。这个时候,教师再把握时机,提出引导性的疑问,继续进行课前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抗日战争时期有哪些小英雄吗?他们有何事迹呢?”话音刚落,学生纷纷开动自己的脑筋,快速的回答了教师的问题,这不仅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意识,还能够在无形之中引申出文本内容。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对文章的背景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再逐步带领学生分析文本主旨,更加深刻的认识小英雄雨来的事迹,这样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会更加高效。
        二、运用合作教学法,增强学生思维发散性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传统观念的桎梏,构建自主性的语文学习平台,引入合作化的教学方式,构建属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课堂,出设开放性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地发言,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促进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拓展个人的认知,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例如,在讲授《题西林壁》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掌握整首诗大意的基础上,思考相应的语文问题,完成对古诗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转化,延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增强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让学生理解下面的句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这个句子营造的意境,让学生可以明白角度不同,景致各异的简单道理。


为了增强学生的思维发散性,教师引入画杨桃的故事,并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运用对古诗的理解,诠释画杨桃古诗蕴含的哲理。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教师发现大部分小组可以总结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也有部分小组总结出多汲取他人意见的观点。通过运用合作教学法,教师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的同时,也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弥补个人的思维空白点,增强他们思维的发散性。
        三、应用现代技术
        目前,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全面且深入地融入到了教育教学环节当中,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合理地应用现代科技,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地融入日常教学环节。多媒体信息技术有直观、多样、迅速以及全面的特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阶段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更直接地为学生们展示教学内容,并且通过增加其他相关内容的方式,可以实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为了激发学生们对于小学语文学习内容的兴趣,并增强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积累,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阶段,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目标,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创造情感化的教学场景。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独立制作的课件,上传到班级群中,学生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下载,以便进行提前预习。并且,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增加趣味性的视频和动人的音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语文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率关键因素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们喜欢上语文课,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自身的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还要深入到学生们之中,在课堂上积极和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全方位地掌握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当发现学生们存在学习上的问题时,要耐心地加以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多鼓励他们,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能够不断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勇于突破自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来说,若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立足于实际,并且真正地做好课前预设,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切实地了解到学生的特征,之后不断地进行反思教学,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逐步提升他们的语言文化素养,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郝秀琴.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索[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28-230.
[2]杨红莉.浅谈小学语文如何推进教学改革[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47.
[3]王克明.对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