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服装表演实践教学与市场的对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李昂家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服装表演实践教学与市场的对接性作用。

陕西西安西安工程大学   李昂家 7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服装表演实践教学与市场的对接性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服装表演实践教学成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强服装表演对现代服装文化的贡献度,提高整体居民的生活质量,对服装材料设计提出新需求,为专业开拓了新前景。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服装表演实践教学与市场的对接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服装表演;实践教学;市场对接
        1.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内的高校纷纷开展服装表演艺术专业,不断扩大服装文化发展需求,提升服装文化表演艺术需求,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服装表演人才。在课程设置中,服装表演艺术专业课程开设了形体课、舞台表演课以及美妆课程等,可迅速帮助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训练和学习,培养高级的服装市场表演艺术人才,实现课程与市场行情的合理对接,增进不同毕业生在毕业找工作时有较好的机遇。
        2.服装表演专业教学价值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服装贸易开始于全球服装艺术接轨,给予国内的服装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当时我国高校并没有开设对应的专业,导致专业性的技能服装表演人才缺失,中国的服装表演缺乏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在社会需求扩大的基础上,高校开始注重服装表演艺术专业,经过长期性的专业改革与完善,表演艺术教学变得愈加成熟。服装表演专业属于综合性的专业学科,具备实践性、专业性以及艺术性等特征,因此,需要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实践教学以此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在教育教学时,需要以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演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高技术的教学手段为依据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理想价值。
        3.服装表演教育教学举措
        国内的高校服装表演专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安排上比较侧重于教授服装表演理论知识,对实践课程的安排较少,常常使得高校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二者之间存在明显性的滞后。国内的服装表现形式与国外的时尚服装形式不搭,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无法在短暂的作品展示中体现出其作品的特点和风格,故高校需要对其进行综合创新。
        2.1完善高校服装表演课程安排
        在高校服装表演课程教学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课程内容的优化设计,依据当前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与理解能力进行理论知识框架体系的建立,帮助学生储备过多的专业知识,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认同感以及专业认可度,使其将理论知识转换为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此期间,需要也可利用现有的专业性设施设备为学生创造机会,提供全新的表演平台,针对性的开展特长学生培训,提升学生的表演技能。除此之外,可适当的减少一些共性学派风格的学习,将国内外的模特走秀资源整合,总结相关对学生有利的信息资源,使得学生可按照超模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并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为后续的就业提供前提条件。



        2.2依据时代的潮流形式开展服装表演课程
        在高校服装表演课程教学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了解时代潮流的变化趋势,针对潮流的变化特点进行课程的更新,以人类的审美变化作为时尚服装表演的情况,使得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具备完善的形体、丰富的知识以及较好的应变能力以及适应性,以此满足服装品牌要求,减少被社会淘汰的服装表演形式,需要将高校实践教学与社会市场进行有机结合,将社会市场的行情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导向形式,将其快速渗透到服装表演中。
        2.3注重服装表演实践课程教学
        在高校服装表演课程教学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注重服装表演实践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学习高校服装表演以及开展多样的学习活动,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更新潮流发展理念,增强时尚观察的敏锐性与安全性,提升教学的创新能力,做好学生学习的指明灯和引路人。在此期间,教师需要依据教学设备的更新和完善程度及时申请资金,提升教育教学标准和要求,积极总结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经验,了解全球性的时尚元素以及服装设计风格,以时尚达人为基本要求,帮助学生走出国门,快速接受国际时尚服装表演知识,开拓新市场。
        3.服装表演实践教学与市场对接情况
        由于高校对服装表演愈加重视和认可,国内的超模数量不断增加,国际影响力也开始增强,刘雯等优秀超模人员不仅在国内受到认可,且已经将业务发展到了国际上,在超模界具有较高的地位,为国内培养高级管理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且为人才培养营造了舆论氛围。随着服装市场需求的增大,高校开始转变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实践安排,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依据市场需求做好教育教学内容的界定,完善教育教学形式,注重市场的有机配合,提高服装表演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3.1了解时尚服装发展动态
        在高校服装表演课程教学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在学习服装表演课程时具备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受国际服装文化内容,理解服装文化的审美差异性,把握住国际的市场文化信息,降低国际市场信息对学生的冲击度,使学生快速了解国内外服装表演市场情况,帮助学生走向国际,走向社会。
        3.2鼓励学生参加比赛
        在高校服装表演课程教学时,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服装表演的主体是人,了解模特的美感并不是来源于其外表的光鲜亮丽,服装只是模特的独有的装饰品,只有观众的气质和风格才可以打动观众,这是模特在长期性实践中形成的,对此,需要积极鼓励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多多参加一些模特比赛,在比赛帮助学生发展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参加比赛的群体可通过选手之间的交流,积极汲取他人的长处,快速完善和发展以及,补齐生活中存在的缺陷,提高实际的综合教学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家越来越重视服装表演实践教学与市场的对接性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服装表演实践教学成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更新课程设计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模特大赛,获取更加专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祖佳. 论服装表演实践教学与市场的对接研究[J]. 大众文艺, 2014, 000(009):230-230.
[2]张丽. 论服装表演实践教学与市场的对接研究[J]. 西部皮革, 2016(18):240-240.
[3]徐元论服装表演实践教学与市场的对接研究大舞台. 关于服装表演实践教学与市场的对接的研究[J]. 吉林农业c版.
[4]王佳. 服装表演实践教学与市场的对接探讨[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11):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