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分层教学 陆疆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陆疆
[导读]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需要将“协作效应”作为教学目标,在分层教学中要做到教学设计分层、学生学习能力分层、评价方式方法分层、布置作业分层,通过分层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自主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双龙山中学 陆疆 166400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需要将“协作效应”作为教学目标,在分层教学中要做到教学设计分层、学生学习能力分层、评价方式方法分层、布置作业分层,通过分层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自主地投入到课堂中来。教师在操作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要大胆将课堂放手给学生,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新的好的教学模式,改进个人陈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师生协作、生生协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
关键字: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引言:分层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从多方面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分层,实现了数学教学的细化,这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种进步。应用分层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关注到更多的学生,对学生采取更为有效的针对性教育,从而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一、深入分析教材,做好分层教学内容的划分
        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划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这都是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前必须明确的问题。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进行备课,备课的过程也是制定分层教学方法实施计划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数学教师首先应该从课本教材出发,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将教材内容根据不同的难度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知识应用、知识扩展三个层次,对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教学内容的讲解。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三角形的性质作为教学的基础内容,这是全部学生都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预留出不同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第二个层次是利用三角形性质对三角形进行判定,这是三角形这一节中的知识应用部分,教师在进行这一过程的教学时应该注意不同数学题目之间的难度水平不同,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分配任务,知识扩展阶段可以让学生深入探究三角形性质的提出依据以及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相结合的问题。
        二、对教学问题进行分层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关键部分。为推进整体的教学进度,教师在课程开展中对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探索和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与学生进行互动,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将分层教学落实到实处。而课堂提问作为开展互动教学的有效方式,教师也要对其进行分层,以此,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例如,在“不等式”的教学中,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教师要提前设计教学问题,并根据对学生的分层,制定不同的教学问题,使其既符合学情,又符合教学实际。


基础水平学生对解不等式原理的理解,中等能力的学生如何解不等式和优秀学生对不等式的在实际中如何应用等。问题的设定保证在学生的认知范围之内,且适当提高难度,激发学生的数学潜力。
        三、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
        不难发现,教师在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中,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以成绩定命运”,完全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也只顾埋头学习。但随着“分层教学”理念的实施,教师也要对教学评价做适当分层,根据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表现适当做出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重拾数学学习的信心。例如,教师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完善传统的评价体系,将学生课堂互动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成绩提高幅度等指标纳入体系中,以更综合和全面的角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此外,教师在对数学试卷的分析中,也要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合理评价。因为试卷最能反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教师要充分借助这一优势,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立足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教师对试卷进行分层考察,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有所了解,而且有利于教师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满足其数学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成绩固然重要,但是数学教师的责任不仅限于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在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长期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
        四、课后作业分层,做好成果巩固
        初中数学学习成果的巩固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来巩固的。根据课堂表现,结合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课后作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计出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运用题等多层次的题型,指导各层次的学生有选择地完成。
        结束语
        分层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进一步减少传统教学方式中出现的问题,不过,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分析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问题,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注意对学生的分层,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分层,为这一教学方式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成果。
参考文献
[1]吴如宣.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35.
[2]黄永辉.基于分层教学的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33.
[3]陈健.分层教学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九).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321-3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