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以及出题趋势 张祖坤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张祖坤
[导读] 物理属于实验性学科,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  张祖坤 445000

摘要:物理属于实验性学科,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物理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所以教师必须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基于此,以下对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以及出题趋势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出题趋势
        引言: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新课程改革中重点倡导的是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之前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对学生灌输知识,这就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新课改发展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在更新自身教学思想的基础上落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一、实现课后作业优化改革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虽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很少有教师将课程改革应用于课堂之外。作业是课后教学的延展与创新,也是巩固学生所学习知识点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必须要构建高效课堂,有效实现作业改革,改变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能够从作业设计与批改等众多方面进行改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有针对性地布置分层性作业,合理控制习题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针对化引导,并能够在作业题目的数量与难易程度上进行合理划分。对于学优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质量高的习题,可以采用疑问多解与一题多答等各类方式进行数学题目挖掘和内容拓展;对于后进生,教师则要求学生夯实基础,积极鼓励学生做口头作业与实验作业,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与思考,从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与热情。
       二、更新物理教学观念,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物理是一门强调实验和操作过程的学科,而实验教学更强调团队合作。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传授和灌输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动脑和动手的机会不多,学习探究意识没有形成,学习惰性较为严重,导致物理学习效果不佳。对此,笔者建议推广小组合作学习。以高中物理实验为例,教师可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实验小组,首先,学生在各自的小组发表见解,发散思维;然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提升学生的思维认识,加深他们对物理实验内容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既主动探究了知识,思考了实验原理,做了课堂教学的主人,又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引导学生设疑自学,独立思考
        想要真正地跳脱出以往的“填鸭式”僵化教学,就要给学生充足的自主空间,给予他们独立思考和质疑的空间和权利。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在习题课的设计上采取“设疑探究”的教学方法,即以问题的设置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杜绝纯粹的答案公布方式,将学生自学与教师的适当引导相结合,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在“设疑探究”的习题课教学模式下,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对学习氛围进行合理的营造,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严格贴靠课本,适应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且所设置的问题一定要贴合日常的生活实践。只有对环境进行合理的设置,才可以保证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去探索,去思考,进而最大程度获得思维的锻炼和能力的提升。举例来说,教师可将自主探究的问题设置在“动量守恒定律”这一实践性强且难易程度适中的教学模块中。教师可以“下抛鸡蛋”这一中学生比赛作为探究实例。在“下抛鸡蛋”的竞赛中,竞赛准备是一个装着生鸡蛋的置物容器。参赛成员需将这枚鸡蛋从十米以上的高空向下抛掷,并保证鸡蛋在落地后依旧要保持完整。现在已知容器质量和体积都最小,实用性最大,并且竞赛要求在设计中不能使用一些填充材料或者气袋等防撞材料.那么如何进行设计才可以取得这场竞赛的最终胜利呢?学生可依据所给条件和限制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
        四、创新物理教学方式,重视运用信息技术
        教育的创新发展是教学形式上的创新与发展,所以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技术运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声、影和各种动画效果,把物理现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复杂的高中物理知识变得直观,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教学“原子核真实模型”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模拟原子核内部形式,再用3D的形式完完整整地展示给学生,原子核这个微观物质会变得宏观形象。所以说,信息化教学技术使物理的微观世界成为学生可控、可触摸的宏观世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了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结束语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抓住新课改契机,应用全新教学观念培养并指导教学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不断创新和探索,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的能力发展高度,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潜心钻研,做到与新课改共同成长,切实促进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尚海琴.试论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以及出题趋势[J].才智,2020(18):166.
[2]葛建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求知导刊,2019(51):29-30.
[3]李招沣.新课程下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110+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