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导入方法例谈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周瑞梅
[导读] 课堂导入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优化教学流程以及情景代入等功能,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些动作、工具、语言等简要介绍本节课所讲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一个过程。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学校    周瑞梅  572700

摘要:课堂导入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优化教学流程以及情景代入等功能,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些动作、工具、语言等简要介绍本节课所讲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一个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唤醒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接下来的课堂内容充满期待,并且做到注意力集中,从而做到全身心投入。这对提升学生听课效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导入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方法
        引言:课堂导入环节就是一节课的气氛调和剂,是渲染整节课氛围的开始。合情合理地导入新课内容,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课堂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同时也能够激活课堂氛围,为课堂注入生动有趣的“乐章”,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政治课教学,教师应该灵活应用多种方法导入新课,为精彩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的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分析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通常跳过导入环节,直接指导学生学习新课。此外,部分教师虽然注重课堂导入,但是设计的课堂导入存在形式化问题,通常是先讲解本节课大致要讲解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将课本翻至多少页。这样的课堂导入枯燥、乏味,学生通常按照教师要求将书本翻到指定位置就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被动、机槭地等着教师讲解接下来的知识。而有效的课堂导入则不一样,有效的课堂导入通常具有三个特点,即关联性、简洁性和趣味性。具体来说,有效的课堂导入首先要与接下来课堂上要讲的内容存在关联,但是不会占用过多的时间,而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这样的课堂导入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绪从课间直接引向课堂,帮助学生快速调整好学习状态,做到集中注意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导入方法
        (一)以物理学史导入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课程,有着非常久的历史,伴随着人们的发展而发展,所以,物理也是一门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引入物理历史相关内容,以物理学史上的伟大科学家导入新课内容,比如讲一讲科学小故事,让学生感受物理规律曲折发展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素养,更深入地了解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



        (二)以微课进行课前导入
        学生只有具备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够获得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上面才能够变得更加地积极主动,从而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率,为了能够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一开始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去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进入到一个轻松和愉快的学习状态中。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为学生提供一些趣味性的课前导入内容,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比如,在学习“磁场”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个相关的动画短片。短片中讲述了一个宫殿里面住着的一位国王,为了保护国王,宫殿专门设置了一个磁石门,这座门全部由磁铁建造而成。有一天有一个人带着刀去行刺国王,但是当他经过那的时候就被吸到了墙壁上。通过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揭示出了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磁现象。而学生通过观看这样的视频也对磁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这样一个课前导入,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趣的和轻松的课堂氛围,消除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畏惧,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以实验导入
        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创设一些知识实践的活动过程,以此来提升课堂学习的开放性与趣味性,让学生的教学参与更加积极主动。教师可以从具体的知识内容出发,创设一些简单且易于展开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实践探究的基础上尝试分析解答一些实际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并且试图得出相应的结论。
比如,在教学“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相关内容时,可以导入如下生活实验: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三辆电动小汽车,分别是普通电池小汽车、无线操作电动小汽车、遥控电动小汽车,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对比后说出它们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实验,能够总结出不同类型小汽车的运动特点:第一辆无法对行驶过程进行操纵。第二辆虽然可以操纵,但操纵距离很短、活动范围很小。第三辆可以远距离操纵并且活动范围也很大。接着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举例生活中利用电磁波进行工作的用品、家用电器。
        (四)以情境创设导入
        利用情境创设实现教学导入,是一种相对普遍的方法,其效果却十分明显。教师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有的知识要点的教学,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以此来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对于有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尝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者生活片段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整体情境,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思考问题。这样的导入方式同样能够快速将学生引入到学习内容中,与此同时,还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导入既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艺术,同时也需要教师有幽默风趣的语言功底,生动有趣的导入往往更有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增强学生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道成.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中),2019(10):95.
[2]陈亚鸿.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J].考试周刊,2019(63):173.
[3]殷晓丽,李文韬.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课堂导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