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训练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唐银莉
[导读] 不同于常见的文字教学方式,思维导图的应用在表达形式上更具多元化,颜色、数字、文字、图形等均可成为表达的载体。

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 唐银莉  409000

摘要:不同于常见的文字教学方式,思维导图的应用在表达形式上更具多元化,颜色、数字、文字、图形等均可成为表达的载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能够更直观、形象的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传统阅读教学中逐字逐句逐段的翻译方式将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更重视学生对文章的思考以及对文章文化背景、写作内涵的讲解,强调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以及阅读兴趣的养成。本文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切入点,针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导图;阅读
        引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知识的交替速度也逐渐加快,怎么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文化知识,成为老师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因此,需要英语老师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一、思维导图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的英语,将原本抽象、枯燥的英语阅读学习的过程变得视觉化、形象化、立体化、图像化的动态图示,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等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创造性的理解和体验。在思维导图模式下的英语阅读,让学生在视觉化的阅读的驱动下,对阅读对象能够形成更加简单、直观、具体,因而学习的效果更加立竿见影。将乏味单调的阅读过程变得有形有色,图文并茂,使阅读变成“悦读”、折磨变成享受,让英语阅读教学更加高效、活泼、生动。因此,思维导图模式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能够使阅读变成“悦读”,使缺乏兴趣的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乐学好学。
        二、目前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目前不少英语教师在面对一篇作文素材时,其重点在于对文章内字词句段的意思分析,强调对整篇文章的中文翻译,忽视了阅读材料本身的理解。造成学生面对一篇文章,其学习重点往往停留于了解文章大意的浅层面,阅读的兴趣受到阻碍,英语相关学习动力不足。其次,一些教师会将英语阅读成绩不高简单的归纳为学生的词汇量少、阅读量少等问题,在解决方式上以大量背诵英文单词为主,无形中形成了强制性学习模式,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状态,不仅会极大打击英语学习积极性,还可能造成时间的浪费,影响到阅读学习实效性.最后,在中考压力影响下,由于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仍旧过度重视了词汇的累积,忽视了材料中心思想的感知与分析,写作意图的推敲与完善。在这一背景下,由于阅读与作文密不可分,因此不少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延续了阅读的思想,只关心字词句的使用,文章脉络层面构思不足,段落之间缺乏衔接性,整篇文章呈现出空洞状态。
        三、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有效促进初中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目前,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很多英语老师会重视讲解阅读中遇到的词汇、句型和语法,没有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课文的内容,此种方式很容易降低学生的阅读水平,以致于学生的阅读水平一直无法提高,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善于把形象的思维转变成抽象的思维。


在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时候,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培养学生全面思考能力
        全面地掌握英语词汇的词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英语,以此达到语言学习的真正目的。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中关于词根词缀的具体引导方式表现:原词作为思考远点,在“原点”上分出支点,支点是加了前缀或者后缀后的词义和用法,或者词组表示的意思或用法,由此做到对原词的全面分析和掌握,这就是词根的拓展学习过程。这样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词根词缀的困难程度。
        (三)赏心悦目,点燃激情
        利用图文并茂,形色合一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把原本需要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分析、判断等复杂的学习过程才能够掌握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化、形象化、立体化,对学生高效阅读学习的展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视觉是学生接受和获取信息材料最为直接的手段,经究表明,人们有70%以上的信息接受源自视觉手段,同时视觉信息也是最容易被学生储存和保留的信息。因此,,利用赏心悦目的思维导图模式展开英语教学实践,对悦读行动的有效开展,起到积极的奠基作用。
        (四)小组合作讨论思考
        在小组合作基础上让思维导图更充分的发挥放射性及发散性优势,让思维得以快速拓展,让思维导图成为获取信息、制定计划、落实决策、讨论反馈的有效载体。在小组成员相互讨论过程中,也许对文章的大意理解以及脉络梳理有了新的思路。例如在九年级课本中介绍了某个城市,以小组为形式下思维导图的设定可以“城市”为关键词展开发散,让学生思考如果是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将如何描述一个城市,从哪些角度展开对城市的讲解,而阅读材料中又从哪些方面来展现。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以及相互比较提升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五)手绘构图,快乐学习
        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动起手来、动起脑来,通过设计、制作思维导图,将文本的结构框架、学习形式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的阅读学习更加立体直观,因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将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手绘构图,在自主性的创造体验的过程中,实现快乐学习、快乐“悦读”。
        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是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的一个非常具有应用价值的工具,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英语知识,学习英语单词,而且还以其新颖独特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告别以往枯燥的英语学习,更有效地记忆英语单词。因此,教师应该掌握思维导图的正确使用方法,提升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率,进而让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苏红燕.“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34):55-56.
[2]周敏.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8.
[3]陈丽君.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