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0期   作者: 杨瑾
[导读] 要学好数学,需要学习如何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小学阶段,这是学生真正的系统的学习知识的阶段
        杨瑾
        (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张会亭乡沃土中心小学,河北省沧州市 061200)

        【摘要】要学好数学,需要学习如何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小学阶段,这是学生真正的系统的学习知识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还能促进学生有效全面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各个地方的学校也在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课堂需要,灵活地运用教学方式,注意从小开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本文主要从现实情况出发,探究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有效的培养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此时好奇心与想象力还比较丰富,身心发展还尚未成熟,玩心比较重。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与理解还比较简单,需要教师或者对其进行引导。但同样的,此时也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来进行数学课程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也是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和引导作用,从现实生活开始,帮助小学生走近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做出努力。
        一、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特点及其优势
        所谓的自主学习,指的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还需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发现、思考、分析并且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就是自己选择学习数学的时间,自主选择学习数学的方法,自己做学习的主人,养成良好的数学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并且让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教师需要努力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兴趣。鉴于这种情况,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个重要内容。一是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就需要适当地让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对内容的学习更感兴趣。例如,教师讲授加减乘除法时,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妈妈在超市买了两斤苹果,苹果一斤四点五元,那同学们帮妈妈算算,一共要付多少钱给收营员呢?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生活知识,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拉近学生与数学的关系,还能更好地让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对知识的内容记忆更加深刻,还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加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地热情。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以游戏地方式来讲授知识,例如请一个学生来扮演商家,一个学生来扮演买家,对问题进行更加直观地展示,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


        (二) 教师需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地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
        近年来,情景教学成为课堂地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在正式地课堂内容开始前,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地教学情境,营造良好地教学氛围,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地积极性,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地效果,例如,在进行分数地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地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地求知欲,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记忆更加深刻,情境如下:同学们,昨天王爷爷家里发生了一件有趣地事情,大家想不想知道啊?好,既然大家都对这件事情这么好奇,那老师就来讲讲啦,你们要张开小耳朵认真听哦。昨天王爷爷家的三个孙儿小明、小红和小刚,来到王爷爷家里看望爷爷,王爷爷可高兴了,于是他拿出了一堆糖果,数了数,共有27颗(教师此时可以拿出27颗糖果为学生展示),王爷爷笑眯眯地说:“今天我要来考考你们,小明,爷爷给你这些糖果中地三分之一;小红,爷爷给你这些糖果地六分之二;小刚,爷爷给你这些糖果地九分之三(此时教师边讲故事边把三个名字以及分数贴在黑板上),你们看可以吗”,王爷爷地话刚说完,小明第一个嘟着嘴叫起来:“爷爷不公平,小刚分得糖果更多多,我的更少!”此时小红也说到:“爷爷不公平,爷爷不公平!”只有小刚在一旁偷着乐。同学们,你们觉得王爷爷地糖果分得公平吗?下面,大家开始自由讨论一下。此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到起来,大家纷纷在讨论这个问题,待到大家讨论完成后,可以请四位同学到台上来进行分配,此时以及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得教师课堂后面的教学更加顺利,在课后,教师还可以把剩下的糖果分给学生,以此来鼓励学生认真学习。
        (三)建立学习小组, 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班级人数和学习情况来组建学习小组,通过合作式学习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小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与合作,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当教师在讲授三角形、圆、正方形和长方形等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各个学习小组布置好任务,让他们互助学习,自行讨论,同时,还可以向其它同学展示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大家的表现并给予评价,最终讲解正确答案。还可以定期给小组评分,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师需要明确好学生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让学生养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探索和自主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好每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只有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去学习,有了压力才可以有动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数学教学的效果更好。其次,教师还需要充分发挥教学引导作用,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努力以及成就做出肯定和表扬,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化压力为动力。在课堂上,教师也需要适当地为学生增加压力,例如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回答,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抗压能力有限,需要结合学习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引入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而不是满目加压布置任务,否则会适得其反。
        三、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学好数学,也能够为其它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玩心比较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朋友号自主学习的能力,就需要注意要营造良好的、活跃的课堂氛围,避免课堂气氛枯燥、压抑。教师还需要熟读教材,根据教材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让数学与实际相联系,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意灵活使用教学方式,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游戏与课堂讨论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在合作与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峰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 ( 下 ), 2016(06)123-124.
【2】支启霞.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 创新教育, 2015, 12(09) : 123-125.
【3】王淑娴 . 加强小学生自 主学习 数学教学的探讨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02)115-116.
【4】 李锋.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J]. 课程教学, 2014, 05(17): 239-241
作者简介:杨瑾,1989--,女,汉,河北省沧州市,中小学二级教师,大学本科,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张会亭乡沃土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河北省沧州市 061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