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健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中心幼儿园810100
[摘要]培养创造型人才需要创造教育,创造教育能否成功完成关键在教师,因为教育的任何变革最终都要通过教师来完成。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是最核心、最重要、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教师的创造思维和行为与幼儿的创造力成正比。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幼儿创造潜能的发展。
[关键词]创造力;幼儿; 创新思维; 教师。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前提条件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仅限于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自由发挥才能、伸展个性的空间。而新的教育观念让教师不再限于文化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者、课堂的管理者,还应是研究者、创造者、支持者、参与者、引导者……新《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如果教师一味地墨守陈规,就难以培养富有创造性和个性健康的生动活泼的孩子。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1.创造性的环境是激发幼儿创造的源泉
孩子往往在游戏、绘画、音乐或听故事等活动中,在心情愉快时,迸发出创造性。因此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活动时间、地点和进行各种活动的材料是促进孩子创造性的必要条件。当孩子生活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就容易产生发明创造的欲望,反之,就难以进行发明创造。因此,在日常活动中,不要给孩子设定许多条条框框,束缚孩子的手脚,限制孩子的活动,使孩子经常处在外界的压力之中而变得焦燥不安、无心创造。应解放孩子的双手和大脑,允许孩子异想天开,鼓励标新立异,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动。只有在对孩子尊重的基础上,才能有目的地为孩子创设一个无拘无束,可以大胆表现创造的和谐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
2.有效的指导是支撑幼儿创造的支架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就是说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最大限度地尊重幼儿的兴趣、愿望;尊重幼儿的各种选择和创造行为的表现,使幼儿得到最大的自由和快乐;而不是轻易干涉幼儿的行为或包办代替。应在幼儿需要时、有困难时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协助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应指导幼儿自己分配角色、自己组织游戏、自己准备自制的玩具或材料、自己去评价活动和作品。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尝试,强化创造意识,提高创新精神。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基础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要拓展教育的时空界限,抓住教育的细小环节,高效利用教育的时间和教育资源,随时启发幼儿观察、想像、提问、探索。
1.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是打开幼儿创造之门的钥匙
所谓开放性活动就是允许幼儿选择参加他们喜爱的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分组活动、区域活动、自选活动等等深受幼儿的喜爱。
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可以找到他们喜欢的领域优先发展,快速发展,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潜能,保护他们个性的独特性。教师更容易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创造潜能,从而开启他们创造的大门。
2.培养幼儿自信心和自觉性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有许多途径,其中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如我们在处理日常事务或工作时,应表现得自信心十足,孩子从中会获得良性的暗示;孩子遇到图难信心不足时,教师不要责备,不要做空洞的鼓励;而是应该给孩子列举他过去解决各类问题的成功经历,从而鼓起孩子的信心。另一方面千万不要对孩子进行否定性的评价或惩罚,只有接受孩子的失败,他们才能有机会从中获得信心。维纳说:“神童和天才,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和不断的努力,就不可能成才,甚至堕为庸人“。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基础教育就是创造这种环境,培养这种人才的基地。
3.探索性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
认知心理学认为,当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来自外界环境中的新奇之间有适度不一致时,个体就会出现“惊讶”、“疑问”、“迷惑”和“矛盾”,从而激发个体去探究。正是因为幼儿的这种对外界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才促使他们特别喜欢从事以前没玩过的游戏,尝试做以前没做过的事情,并从中表现出他们的创造性。教师应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组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发幼儿对某一活动更深层的认识,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尝试自己的想法、做法,使他们在不断尝试错误中感受新奇、疑惑、猜想、验证、创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教师的适宜行为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关键
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和方式直接影响幼儿与他人的行为和交往的方式。那么教师对幼儿的期望态度和行为会影响幼儿自我认识和评价,同时对幼儿的行为也会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具有创造素养的教师应该尊重、关心和爱护幼儿,对他们多鼓励少批评,并给他们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关心和爱护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和探索。
1.教师的鼓励,给了幼儿创造的信心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活动过程中那些幼稚的创造性的萌芽,要善于用鼓励、肯定和少批评的评价手段,进一步促进幼儿创造潜能的发展。俗话说:孩子都是往大人鼓励的方向发展的。因此,幼儿得到教师的鼓励会大胆地提出一些新构想,从而引发他们下一步活动的信心。让害羞、胆小的孩子变得大胆起来,变得更有自信。教师对他们肯定的态度让他们有活动下去的可能,使他们从默默无声变得“张扬”起来。
2.教师的参与,给了幼儿创造的理由
幼儿教师的工作蕴涵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转换自己的角色,不仅是一名教师还是好朋友、好伙伴、好服务员、好心理医生、好研究员,深入到幼儿的内心世界,让师生间的感情更融洽,让幼儿的创造潜能更能得以发挥。
多数幼儿对操作性不强的活动不大感兴趣,这时如果教师能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幼儿,发挥教师的参与作用,就会使活动变得有声有色,大大提高幼儿再创造的积极性。这说明,教师不仅是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还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是推动创造性教育的关键,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启发性语言、开放性活动、鼓励性行为都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