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活动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0期   作者:吴茵
[导读]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初始阶段,也是培养性格习惯、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教育活动中,对幼儿的一生都有着长远的影响,基于幼儿好玩的特性,游戏活动是教育中常见的方式,对幼儿的教育效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吴茵  
        深圳市光明区马田石围幼儿园518106
        摘要: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初始阶段,也是培养性格习惯、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教育活动中,对幼儿的一生都有着长远的影响,基于幼儿好玩的特性,游戏活动是教育中常见的方式,对幼儿的教育效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因此,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本文将就此主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游戏活动;幼儿;核心素养;策略探究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幼儿阶段,核心素养教育主要是指其核心品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包括独立自主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对幼儿的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要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立足实际,基于新的教育理念,跟随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
        一、利用自主性培养幼儿核心素养
        (一)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主题
        喜好玩乐是儿童的天性,幼儿教育课标中指出,游戏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在游戏中,幼儿的身心都得到了发展,与其成长需求相吻合,幼儿得以在活动中大胆地表达自我,因此,教师应当让幼儿自主去选择游戏主题,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满足他们对游戏的兴趣和热情,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一味地指挥、命令的方式,让幼儿选择自己爱好、感兴趣的主题。
        游戏活动中,幼儿是最重要的主体,因此,教师应当把主动权交给儿童,尊重他们的意愿,相信幼儿完全可以选择合适的主题。需要指出的是,游戏活动并不是单一形成的,而是像一个树状模型,由一个核心向外发散不同小的话题。比如,冬天到了,幼儿就可以提出与冬天有关的各个小话题,围绕“欢迎冬天”这个游戏主题,幼儿可以开展自己感兴趣的“冬天里的雪人”,“冬天里的春节”等游戏活动。通过自主确定主题这样的形式,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思维创新能力,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
        (二)幼儿自主确定游戏材料
        创造性游戏在幼儿成长学习过程中很常见,不管是堆积木、拼图,还是用橡皮泥捏造型、陶土造型,这种游戏对幼儿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抗压能力都有不少的益处,因此,在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一定少不了这类活动[1]。
        在开展创造性游戏活动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去选择游戏材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爱好,有的喜欢用胶泥,有的喜欢用积木,因此教师不需要强制规定使用某类材料,这样反而会限制幼儿的创新思维。比如在开展以“我是建筑师”为主题的游戏中,游戏可以自主选择材料,去建造喜欢的建筑物,幼儿中有的建造地铁,有的建造高楼大厦,有的建造游乐场。在这样创造性的活动中,幼儿渐渐学会了克服困难,去完成内心的理想模型,也在制作过程中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


        (三)幼儿自主制定游戏规则
        只要是集体参与的活动,一定少不了规则的制定,即便是幼儿的游戏活动,也不例外。制定游戏规则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参与进来,让每个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组织活动,当然,教师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需要在一旁指导,对幼儿制定的不恰当的规则适当调整。比如在开展竞赛投篮的游戏活动时,教师让幼儿来制定集体规则,从秩序的混乱到有条不紊,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幼儿也感受到了集体中成员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自身对集体的责任感,培养了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同时,在制定规则时,幼儿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看到自己制定的规则对集体所带来的影响时,也增强了成就感和对班级的归属感。
        二、核心素养在游戏活动中的实践
        (一)主题游戏中的实践
        幼儿园可以借节日活动为主题,开展相关的游戏活动,比如母亲节、教师节、植树节等,在各种主题中引导幼儿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母亲节感受亲情的温暖,学会感恩,在教师节体会老师的艰辛,在植树节接触大自然,树立环保信念。例如在开展以“慈母手中线”为主题的游戏活动中,教师让每个幼儿都为自己的妈妈送上亲手做的礼物,有的幼儿用叠纸折了一个心形,有的折了小红花,有的画了一幅画,有的学了一首歌,幼儿们都非常积极地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也在这样的契机下,将感恩的种子种在了心底[2]。
        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借助本地的文化资源,开展以家乡为主题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去参观本地景点,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风土人情,使幼儿在亲身体会的过程中加深对家乡的了解,重返幼儿园后,教师可以让大家针对此次游览发表自己的感想,谈吐中幼儿纷纷表露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从而建立了幼儿向往真善美的人生观。
        (二)生活游戏中的实践
        生活游戏是以幼儿的实际经验为基础,以情境的形式重现,在这样游戏化的生活场景中,引导幼儿提高感悟能力和实践能力。将生活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可以提高幼儿对游戏的熟悉感和亲切感,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总能在生活中找到教育的影子。
        幼儿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很多东西都是刚开始学习,在这个时候将游戏活动融入到生活恰到好处,比如饭前洗手、节约粮食、与同学友好互助、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日常生活中这些事情看似平淡,并不起眼,幼儿也很难对此有兴趣,然而如果将这些习惯的养成融入到游戏中,便会吊起幼儿的胃口。比如在开展以“看看谁最棒”为名的游戏活动中,教师让幼儿自主做出良好的习惯或者行为,然后据此进行评分,总结出班里最棒的同学,并将良好的习惯一一列举,鼓励大家模仿学习。幼儿处于学习的新生阶段,许多行为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教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多多以生活为例开展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为其未来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来培养其核心素养,在选择游戏主题中提升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在确定游戏材料中开拓创新思维、激发想象力,在制定规则中培养责任感和成就感。同时,幼儿园也可以通过主题游戏和生活游戏的实践,不断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让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迈向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金琰.户外区域活动中幼儿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新智慧,2019,000(006):P.138-138.
[2]杨楠.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提升幼儿园师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策略[J].当代音乐,2018,No.611(02):64-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