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0期   作者:刘国锋
[导读] 为推进初中九年级化学新课程改革,促进师生身心全面发展,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刘国锋                                    
        (魏县第二中学       河北邯郸魏县 056800)
                                                 
        摘要:为推进初中九年级化学新课程改革,促进师生身心全面发展,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初中阶段化学教学中,须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构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幸福学习”的新型课堂模式,以实现课堂高效的目的。
        关键字:新课程  教学理念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快乐学习  高效课堂  合作探究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好功课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调动一切因素,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情景,激发学生强烈渴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探索问题,寻求知识目标用自己潜藏的内在动力去突破重点,难点,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创设精彩的课堂引入,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新颖精致的开头,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情景之中,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联系现实生活入手,学以致用,诱发学习化学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切合点,把学生熟悉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的联系。例如:在演示第一单元课题一实验二研磨胆矾这个实验时,学生对胆矾不了解,我给他们转化成生活中捣蒜这个常识,原理相同,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二、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初中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他们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初中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利用学生这一认知特征。重视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金属与酸的反应时时,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其原因是什么?这为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础。其次是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在学生自已实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转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这样学生通过实验教学既掌握了化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能力。
        三、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合作探究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与化学原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交流能力与创新能力。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时候,要选择适合的课堂,尤其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即“扶-放”要有度。什么是“扶-放”要有度?就是教师的讲解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要让学生思考,我们只是扶着走不是拽着学生走,同时教师有针对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讨,放手让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注意不是甩手完全让学生自己乱探究。比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的探究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复习氧气的制取装置,然后知识迁移到二氧化碳制取的装置应该如何选取。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制取装置,然后再让不同组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从而分析各组装置的优势与不足。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放手让学生也学着评价,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积极思考。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广泛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直观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多媒体不但能使学生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中,较好的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原理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泡沫灭火器、粉尘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及各自的优点之后,给学生创新空间,小组成员出谋划策设计简易的灭火器,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利用已有的材料,运用自己的智慧,自制简易灭火器。他们用空矿泉水瓶代替钢瓶,用已用过的粗圆珠笔铅筒在瓶颈处钻一个小洞并安好,在瓶中放一个用细线系住的装满浓盐酸的小试管,瓶中装一小烧杯自配的浓碳酸钠溶液,盖紧瓶盖,将瓶子倒立过来,就能看到瓶中喷出泡沫。再比如学习碳的单质金刚石和石墨时,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它们微观内部结构,化抽象为形象,将二者进行对比,让学生有清楚的认识,便于学生的学习。
        五、进行分层次教学
        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学难度上都是相同的,导致一些学习困难学生跟不上,甚至到中考前不久完全弃学。课堂要实现高效性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每个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不能只重视优等生,忽视学困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切入的起点,在要求上有所区别。教学的低起点,有利于每个学生参与,有利于每个学生有所收获; 而多层次,则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做好多层次教学呢?教学认为,开放性的问题最能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比如演示木炭燃烧实验时,描述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这个问题较为简单,学生都愿意回答,倒入澄清石灰水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难了点,中等生乐于回答;再问通过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木炭的燃烧的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一问又加了些难度,优等生可以回答。这样就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参与教学,而不是个别学生做主角,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必将引起教育者更多的思考和投入。高效课堂是当今教育的主流,也是全面提高教学成绩和深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完善与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才能真正实现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江繁. 打造初中思品高效课堂之我见[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4(6):27-27.
2.白桂斌. 泡沫灭火器原理的实验改进[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5(2X).
3.叶萍萍. 做好教师演示实验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 2006(1).
4.赖天培. 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6, 000(005):21-21.
5.孙晓春, 李莉, 雷锦波,等. 用传感器测定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极限[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6(2).
        作者简介:刘国锋 (1977.05)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河北省邯郸市   职务/职称:中学一级   学历:本科   单位:魏县第二中学   研究方向:化学研究??  单位所在的省市和邮编 :河北邯郸魏县 0568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