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
新疆奎屯市第三小学833200
【摘要】提升小学生对文章的品读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对学生品读能力不够重视的情况,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依旧简单的认为使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品读能力,这就使得部分小学生的品读能力得不到切实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品读能力的本质特征,从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出发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品读能力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本文详细阐述了培养学生品读能力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品读能力;教学策略
【正文】品读能力并不仅仅是指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能力来说,品读能力有着更加深厚的内涵。要求学生不但要能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阅读和理解,同时还要能够分析文章的内涵,感悟文章中所蕴涵的深刻情感。培养学生的品读能力可以让学生通过文章和文章的作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大大提升学生阅读文章的体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文章阅读范围,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中优秀部分进行朗读和赏析,使学生感受到文章品读中所包含的艺术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品读
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出发对学生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指导,结合学生不同的生活经历使学生获得和他人完全不同的个性化品读体验。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品读文章中的优秀内容选取出来,带领学生对这些优秀的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感悟,从而准确掌握文章的深刻内涵。通过这种品读方式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阅读教学中的不足,让学生不但能够感受到文章在文本层面所表现出的内容,并且可以深刻的体会到文章深层次的艺术美感,从而使学生的品读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比如说在学习《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时,这篇文章的主题主要是感受真情和关爱他人。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只是带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泛泛的阅读,学生就无法深刻的感受到文章中孩子因为不能准确说出父母生日时内心所产生的愧疚,也就更加无法体会到孩子寻找到可以弥补自己错误的方法时,由愧疚到稍微放松的心理变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拼读时,要选择文章中的一些重点语句进行分析如“左顾右盼、异口同声”等,这些词汇所描写的正是孩子表情和动作的变化,多这些词汇进行品读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文章中所描写的课堂氛围。之后再对“躲闪的目光、寂然无声”等词汇进行品读,就可以使学生立刻感受到文章中孩子心理和情感上的变化,从而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深度。
二、抓住文章重点进行细致品读
每篇文章中都存在着不同的描写重点,这是描写重点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品读能力的重要抓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品读能力的过程中对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和重点词汇提取出来,带领学生一起对这些语句和词汇进行分析,通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官感受,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这些优秀的描写技法,并将这些描写技法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品读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说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通篇阅读,对文章从整体上进行感知。通过对文章进行感知,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这篇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形象的描绘桂林山水的风光特点。特别是在文章中的第二段,作者通过将桂林山水和大海进行对比来突出桂林山水完全不同的景色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结合这段内容向学生提问“在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都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桂林山水的景色,说说你的看法?”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中的重点描写段落进行认真细致的品读,加深学生对漓江景色的认识。文章的第三段则重点的表写了桂林山水中的山,并通过将桂林山水中的山和泰山进行对比来突出其完全不同于泰山的特点“奇”,小学语文教师依旧可以沿用分析第二段内容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品读,通过对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重点内容的认真品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这篇文章写作特色的认识,深刻体会到文章中描写景色的特点,并通过这些感悟来提升学生的品读能力。
三、鼓励想象进行深入品读
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培养学生品读能力的促进作用。有些时候仅仅是对文章的文字内容进行阅读无法全面深刻的领会文章中的内涵,这时候就需要让学生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想象才能加深对文章品读的层次,使品读教学更加具有效率,同时可以有效弥补小学阶段学生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发育还不完全成熟的短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紧密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加引导学生自由的进行想象,并通过想象力促进学生品读能力的提升。比如说在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时,这篇文章的内容是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对相关的景物进行描写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时可以首先信息化的教学技术将文章的景物插图提取出来向学生进行展示,并在展示的过程中配以多种鸟类一起鸣叫的声音,让学生对文章中描写的内容展开想象,并在想象的基础上对文章中描写大榕树的部分进行朗读,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力将自己代入到文章中描写的情景中去,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榕树之大。有的学生说道“大榕树就好像一座巨大的足球场,有无数的观众坐在里边。”还有的学生说“大榕树就像无比广阔的大海,而鸟儿就像在大海上行驶的船舶。”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力从不同的角度对大榕树进行了描绘,这有效的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很有帮助。
【结束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品读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品读能力的培养,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品读,抓住文章重点进行细致品读,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对文章进行深入品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品读能力,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供可靠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探析[J]. 李伟锋. 学周刊. 2011(08)
[2]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能力的培养[J]. 陈雅彬. 考试周刊. 2018(41)
[3]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能力的培养措施[J]. 黄彩霞. 考试周刊. 2018(90)
[4]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之我见[J]. 朱荣炉. 小学教学参考.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