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儒
三联贵阳中学 550025
摘要:面对着新课标理念的挑战,高三是学生学习及其重要的一年,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三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由原来以老师为主讲转变为以老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学习,由原来的学校创建的科学知识体系逐渐转变成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原来的题海战术逐渐转变成中学生的思维提升。
关键词:高三语文教学;成效;对策
引言
高三作为学生系统性教育中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而语文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极其重要。因此,本文旨在探究高三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破冰”之法。
1高三语文教学现状
一是学生无心语文学习,这主要是因为,语文考低分很难,同样想考高分也很难,学生们基本都维持在一个差不多的水平线上,而数理化成绩却可以在短暂时间的学习内提升很多,因此,许多学生迫于升学压力等,会自动将许多精力投入到别的学科学习中,而忽略掉语文的学习。二是复习下血本但收效甚微。我曾就高三学生复习语文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许多教师在高三复习阶段采用题海战术,导致教师一遍遍教,学生一遍遍机械性地重复做题,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源,还在于,这种机械式的教与学,都没有深层次地激发出教师及学生的教授和学习热情。三是课堂沉闷,高三复习课堂一般的授课模式是,教师每讲解一个知识点,相应会出许多题让学生去做,这种重复性的课堂氛围,往往会使学生感觉疲乏,久而久之,教师也将失去授课的耐心与创造力。
2提升高三语文教学成效的对策
2.1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主动探索,突破难点
在高三语文课堂中,因为时间问题、效率问题、高考应考问题,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这种方式容易使高三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的境地中,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指出,外部刺激无法直接给予人认识,人的认识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积极探索相结合才能获得有效认知。信息技术与高三语文课堂的深度融合,让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新型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高三语文课堂模式中学生采取的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更好地提高高三语文课堂效率。以本节课为例,在《小说结尾题解题方法群文阅读探究》课堂第一环节,教师给出一组文章:《天嚣》(2017年课标全国I卷)《一个圣诞节的回忆》(2017年江苏卷)《夜半歌声》(2018湖北武汉调研)《一种美味》(2017年浙江卷)《黎明前夜》(2018年4月福建省质检卷)《七岔犄角的公鹿》(2017年山东卷)。群文阅读,学生比较鉴赏,关注每部小说结尾的特点,思考小说结尾设题形式的不同,为分层学生布置讨论任务,各组各层学生根据自己的ipad学习知识点进行讨论,利用智慧教室ipad让学生选择判断各小说的结尾类型,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尾类型的了解情况,各学习小组通过ipad交流探讨的基础上,教师集中学生的疑难问题,通过智慧教室ipad、投影仪等技术,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网,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小说结尾的相关知识。
2.2训练创新习题,提升教学效率
有人会说,高三语文教学无一例外就是教师给学生们发试卷、讲解试卷上的习题,根本对高三的学生不用操心。这种理解是错误的。高三教师需要研究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当年的学科考试说明,在高三的语文教学中根据同学们平时学习的情况和教学的水平,整合同学们习题训练的水平,从而达到学生们在做语文习题的时候所具有地时效性。
只有这样进行有序的练习,才能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把握,才可以提高学生做练习题的效率。教师也要对有关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根据学生们做习题的实际情况来有效的删减对于同学们没有用的习题,或者尽量把比较难的习题内容用简单的方法讲述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最终实现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2.3把握教材资源,培养阅读能力
高三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现代文,是教师开展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宝贵资源,每一篇现代文中都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语言睿智光芒,教师要牢牢把握教材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资源,引领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人物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让学生可以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同时接受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认知教育和语言教育,达到一边阅读思考、一边精神对话的深度阅读效果,利用教材现代文中的精神与睿智语言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和语言水平层次。例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现代文短篇小说的教学过程中,俄国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使用幽默讽刺的写作手法,在小说中塑造了恐惧变革、胆小怕事、想做现行制度守护者、性格孤僻的别里科夫,他一方面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另一方面也是沙皇专制统治黑暗与反动下的受害者,套中人表达出了深刻的社会意义。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文本幽默讽刺写作手法的运用,能够全面分析文本人物形象以掌握其性格特征,可以感受作者表达的社会意义,教师采取了“表演套中人”的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表演小说故事情节,学生在扮演别里科夫阻碍社会发展、反对变革、维护旧事物过程中,仿佛与别里科夫进行了深入交流,可以辩证地看待这个人物,意识到他也是一名受害者,在阅读到别里科夫的死是件大快人心的事,可一个礼拜过后生活又恢复旧貌时,惊觉发现作者所塑造的别里科夫已不再是作为单个的人,而是“这类人”,思考当今社会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也许还有很多,从而迸发出想呼吁要人们起来改变不良社会现象的情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阅读教学效果。
2.4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完善课堂评价环节
对于高三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写作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同学们反复地进行写作训练,如果不能得到教师及时的鼓励,很容易丧失信心和激情,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教师开展写作教学,可以选择一个交互的平台,让学生在网上完成作文训练。学生可以匿名将作文发表在平台上,然后让其他学生对作文的内容进行赏析和评价,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的写作训练既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发现自己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在更短的时间内了解自己,取长补短,积累更多的素材,激发写作灵感,也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方便教师发现学生的不足。
2.5缔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生活中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
每当学生返校看望时,看望的基本都是高三的班主任和当年和自己关系较好的任课教师,我曾就此做过一项访谈,发现学生普遍对一个教师产生好感后,相应地对该教师所讲授的科目也会学得更努力,因此,高三老师,在情感上占有优势,教师要合理利用这种优势。课外多关心指导学生,多参与班级活动,把自己从讲台上移位到学生中;课内要把教学情感交流、沟通得恰到好处。
结语
现阶段高三语文的现状就是学生学习负担太重,只是一味地看重复习、高三学习很闷,导致了如今高三语文教学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练习题缺乏创新、教学方式太过死板、新课标理念没有完全被渗透等。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该采取解决它的策略,那就是在高三语文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心理、改变教学方式、创新习题训练以及重视阅读作文训练这几个需要强化方面进行有效地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韩红霞.高三语文教学工作的反思[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5):86.
[2]黄西萌.走出高三语文教学误区,提高教学效率[J].中学语文,2016(3):104—105.